[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公共空间的智能感光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79288.9 | 申请日: | 2019-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3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良;成砚;刘巍;董皓;齐亮;郭少锋;段迪琛;赵星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国良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9/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公共 空间 智能 感光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公共空间的智能感光机器人,包括底座、转动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杆、固设在支杆顶部的主控盒、设置在主控盒腔体中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主控盒的左右两侧且与驱动机构的驱动部件相连的左前翅、左后翅、右前翅和右后翅;所述主控盒中还设置有用于对驱动部件进行操控的控制单元,所述主控盒的后端设置有尾部,尾部上设置有感光元件,主控盒的前端设置有触角,触角的前端设置有照明灯,并且感光元件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单元的亮灯控制端与照明灯的受控端相连。本发明能够实现蝴蝶机器人四个翅膀的翻转、上下摆动以及整体旋转,并能够在光线较弱时启动照明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产品,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公共空间的智能感光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一些公共空间如广场以及旅游景点等,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艺术造型的蝴蝶、鸽子、工艺造型等机器人产品,然而这些展品大都不能够实现运动,虽然也有一些仿蝴蝶类型的机器人能够实现蝴蝶翅膀的伸展,但是由于技术问题,不能够实现蝴蝶翅膀的开合,仅仅是静态的特征下显示,也有一些能够模拟蝴蝶动作的产品,但是蝴蝶翅膀直接采用电机驱动,这种方式容易导致电机主轴的损坏,还有一些蝴蝶机器人虽然能够实现简单的运动,但是却不能够随着太阳光的移动而改变状态,实现照明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应用于公共空间的智能感光机器人,能够实现蝴蝶机器人翅膀的运动,并能够根据光线强弱启动照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公共空间的智能感光机器人,包括底座、转动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杆、固设在支杆顶部的主控盒、设置在主控盒腔体中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主控盒的左右两侧且与驱动机构的驱动部件相连的左前翅、左后翅、右前翅和右后翅;所述主控盒中还设置有用于对驱动部件进行操控的控制单元,所述主控盒的后端设置有尾部,尾部上设置有感光元件,主控盒的前端设置有触角,触角的前端设置有照明灯,并且感光元件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单元的亮灯控制端与照明灯的受控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主控盒的腔体底板上,包括前后向固设在底板上中间位置的双头空心电机、相对于双头空心电机对称设置在底板上前后两端的前翅驱动和后翅驱动;
所述前翅驱动用于驱动左前翅和右前翅开合及旋转,包括与双头空心电机的前电机轴固定连接的前主轴、固设在底板前端且为倒梯形的前支架、分别转动设置在前支架的底部前端左右两侧的前主齿轮和第一前副齿轮以及分别转动设置在前支架的顶部前端左右两侧的第二前副齿轮和第三前副齿轮,并且前主齿轮固设在穿过前支架底部的前主轴的前端部上,前主齿轮分别与第一前副齿轮和第二前副齿轮相啮合,第一前副齿轮与第三前副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前副齿轮和第三前副齿轮均为扇形齿轮;所述第二前副齿轮的圆心处固设有向左伸展的左前支板,并且左前支板的左端横向开设有且其内配合设有左前滑块的左前滑槽,第三前副齿轮的圆心处固设有向右伸展的右前支板,并且右前支板的右端横向开设有且其内配合设有右前滑块的右前滑槽;所述底板的前端左右两外侧分别固设有左前翅支撑板和右前翅支撑板,并且左前翅支撑板和右前翅支撑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前插槽;所述左前翅支撑板的前插槽中沿前后向设置有左前销轴,左前销轴上设置有左前摆杆,左前摆杆的右端与左前滑块相铰接,左前摆杆的左端部径向固设有左前驱动电机,左前驱动电机的左前转轴从开设于主控盒左前侧的左前竖槽中穿出后与左前翅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右前翅支撑板的前插槽中沿前后向设置有右前销轴,右前销轴上设置有右前摆杆,右前摆杆的左端与右前滑块相连,右前摆杆的右端部上固设有右前驱动电机,右前驱动电机的右前转轴从开设于主控盒右前侧的右前竖槽中穿出后与右前翅的左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国良,未经杨国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92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强生长型软体机器人刚度的搭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轻量化智能巡检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