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公共空间的智能感光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79288.9 | 申请日: | 2019-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3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良;成砚;刘巍;董皓;齐亮;郭少锋;段迪琛;赵星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国良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9/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公共 空间 智能 感光 机器人 | ||
1.一种应用于公共空间的智能感光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1)、转动设置在底座(101)上的支杆(102)、固设在支杆(102)顶部的主控盒(103)、设置在主控盒(103)腔体中的驱动机构(104)以及设置在主控盒(103)的左右两侧且与驱动机构(104)的驱动部件相连的左前翅(105)、左后翅(106)、右前翅(107)和右后翅(108);所述主控盒(103)中还设置有用于对驱动部件进行操控的控制单元,所述主控盒的后端设置有尾部,尾部上设置有感光元件,主控盒的前端设置有触角,触角的前端设置有照明灯(109),并且感光元件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单元的亮灯控制端与照明灯(109)的受控端相连;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主控盒(103)的腔体底板上,包括前后向固设在底板上中间位置的双头空心电机(10)、相对于双头空心电机(10)对称设置在底板上前后两端的前翅驱动和后翅驱动;
所述前翅驱动用于驱动左前翅和右前翅开合及旋转,包括与双头空心电机(10)的前电机轴固定连接的前主轴(1)、固设在底板前端且为倒梯形的前支架(2)、分别转动设置在前支架(2)的底部前端左右两侧的前主齿轮(3)和第一前副齿轮(4)以及分别转动设置在前支架(2)的顶部前端左右两侧的第二前副齿轮(5)和第三前副齿轮(6),并且前主齿轮(3)固设在穿过前支架(2)底部的前主轴(1)的前端部,前主齿轮(3)分别与第一前副齿轮(4)和第二前副齿轮(5)相啮合,第一前副齿轮(4)与第三前副齿轮(6)相啮合;所述第二前副齿轮(5)和第三前副齿轮(6)均为扇形齿轮;所述第二前副齿轮(5)的圆心处固设有向左伸展的左前支板(14),并且左前支板(14)的左端横向开设有且其内配合设有左前滑块(18)的左前滑槽(16),第三前副齿轮(6)的圆心处固设有向右伸展的右前支板(15),并且右前支板(15)的右端横向开设有且其内配合设有右前滑块(19)的右前滑槽(17);所述底板的前端左右两外侧分别固设有左前翅支撑板(7)和右前翅支撑板(8),并且左前翅支撑板(7)和右前翅支撑板(8)的顶部均开设有前插槽(9);所述左前翅支撑板(7)的前插槽(9)中沿前后向设置有左前销轴,左前销轴上设置有左前摆杆,左前摆杆的右端与左前滑块(18)相铰接,左前摆杆的左端部径向固设有左前驱动电机(20),左前驱动电机(20)的左前转轴(21)从开设于主控盒(103)左前侧的左前竖槽中穿出后与左前翅(105)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右前翅支撑板(8)的前插槽(9)中沿前后向设置有右前销轴,右前销轴上设置有右前摆杆,右前摆杆的左端与右前滑块(19)相连,右前摆杆的右端部上固设有右前驱动电机(22),右前驱动电机(22)的右前转轴(23)从开设于主控盒(103)右前侧的右前竖槽中穿出后与右前翅(107)的左端固定连接;
所述后翅驱动用于驱动左后翅和右后翅开合及旋转,包括与双头空心电机(10)的后电机轴固定连接的后主轴、固设在底板后端且为倒梯形的后支架、分别转动设置在后支架的底部后端左右两侧的后主齿轮(24)和第一后副齿轮(25)以及分别转动设置在后支架的顶部后端左右两侧的第二后副齿轮(26)和第三后副齿轮(27),并且后主齿轮(24)固设在穿过后支架底部的后主轴的后端部上,后主齿轮(24)分别与第一后副齿轮(25)和第二后副齿轮(26)相啮合,第一后副齿轮(25)与第三后副齿轮(27)相啮合;所述第二后副齿轮(26)和第三后副齿轮(27)均为扇形齿轮;所述第二后副齿轮(26)的圆心处固设有向左伸展的左后支板,并且左后支板的左端横向开设有且其内配合设有左后滑块的左后滑槽,第三后副齿轮的圆心处固设有向右伸展的右后支板,并且右后支板的右端横向开设有且其内配合设有右后滑块的右后滑槽;所述底板的后端左右两外侧分别固设有左后翅支撑板(28)和右后翅支撑板(29),并且左后翅支撑板(28)和右后翅支撑板(29)的顶部均开设有后插槽(30);所述左后翅支撑板(28)的后插槽(30)中沿前后向设置有左后销轴,左后销轴上设置有左后摆杆(31),左后摆杆(31)的右端与左后滑块相铰接,左后摆杆(31)的左端部径向固设有左后驱动电机(32),左后驱动电机(32)的左后转轴(33)从开设于主控盒(103)左后侧的左后竖槽中穿出后与左后翅(106)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右后翅支撑板(29)的后插槽(30)中沿前后向设置有右后销轴,右后销轴上设置有右后摆杆,右后摆杆的左端与右后滑块相连,右后摆杆的右端部上固设有右后驱动电机(34),右后驱动电机(34)的右后转轴(35)从开设于主控盒(103)右后侧的右后竖槽中穿出后与右后翅(108)的左端固定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的电机控制端分别与双头空心电机(10)、左前驱动电机(20)、右前驱动电机(22)、左后驱动电机(32)和右后驱动电机(34)的受控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国良,未经杨国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928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强生长型软体机器人刚度的搭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轻量化智能巡检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