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道上盖件、风道支撑座及其形成方法和衣物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9192.2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5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熊力宁;李章京;蒋元慧;伍亚;史亚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29/00 | 分类号: | D06F29/00;D06F5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邝圆晖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道 上盖件 支撑 及其 形成 方法 衣物 处理 装置 | ||
1.一种风道上盖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上盖(15)和风道端盖(21),其中,所述风道端盖(21)和所述风道上盖(15)连接在一起,所述风道上盖件包括用于与风道底座(16)上的底座进气槽(23)配合以形成进气通道的上盖件进气槽(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上盖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端盖(21)和所述风道上盖(15)熔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道上盖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上盖件包括用于与风道底座(16)上的底座风扇容纳槽(28)配合以形成风扇容纳腔(26)的端盖风扇容纳槽(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上盖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件进气槽(22)和所述端盖风扇容纳槽(27)共用同一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上盖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端盖包括所述端盖风扇容纳槽(27),其中,所述端盖风扇容纳槽(27)的内侧槽壁(46)用于与风道底座上的底座进气槽(23)的外侧槽侧壁(47)配合以一起形成进气通道的外侧通道壁,所述内侧槽壁(46)上形成有进气通道的进气出口(8);
所述风道上盖包括进气壳部侧壁(38)和进气壳部顶壁(39),所述进气壳部侧壁(38)用于与风道底座(16)上的底座进气槽(23)的内侧槽侧壁(57)配合以形成进气通道的内侧通道壁,所述进气壳部顶壁(39)用于形成进气通道的顶侧通道壁;
所述内侧槽壁(46)、所述进气壳部侧壁(38)和所述进气壳部顶壁(39)一起形成所述上盖件进气槽(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上盖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槽壁(46)的下部形成有用于与底座进气槽(23)的外侧槽侧壁(47)上的半圆凹槽(40)配合的半圆凸部(41),所述进气出口(8)的一部分形成在所述半圆凸部(41)上;
所述进气壳部侧壁(38)下部形成有用于与底座进气槽(23)的内侧槽侧壁(57)上的半圆凹槽(40)配合的半圆凸部(41),并且所述进气壳部侧壁(38)的上部形成有弧形凸部(42),所述进气壳部顶壁(39)包括覆盖在所述弧形凸部(42)上的弧形顶壁部(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上盖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槽壁(46)的上部形成有弧形凸部(42),所述进气出口(8)的另一部分形成在所述弧形凸部(42)上,其中,
所述端盖风扇容纳槽(27)的周向壁形成为沿着所述弧形凸部(42)延伸的弧形壁,所述风道端盖在所述弧形壁的周向端部处形成有作为所述风扇容纳腔(26)的出气口(2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上盖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上盖包括用于与风道底座(16)上的底座排气槽(18)配合以形成排气通道的上盖排气槽(17),其中,所述上盖排气槽(17)与所述上盖件进气槽(22)隔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上盖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排气槽(17)的一端形成为熔接端(44);所述上盖排气槽(17)包括第一侧壁(45),所述进气壳部侧壁(38)相接在所述第一侧壁(45)的与所述熔接端(44)保持间距的位置处;所述上盖排气槽(17)的槽顶壁从所述熔接端开始延伸并形成所述进气壳部顶壁(3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道上盖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上盖包括U形壳部(37),所述U形壳部(37)的内部空间形成为所述上盖排气槽(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91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