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L-缬氨酸合成效率的乙酰羟酸合酶突变体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8068.4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6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元;柳亚迪;胡晓清;丁志祥;朱丽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88 | 分类号: | C12N9/88;C12N15/60;C12N15/77;C12N1/21;C12P13/08;C12R1/1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酰羟酸合酶 缬氨酸 合成 突变体 残基 侧链 底物结合位点 代谢工程 底物结合 定点突变 空间位阻 生产效率 丙氨酸 酶活 杂酸 改造 | ||
1.一种乙酰羟酸合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含有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2.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乙酰羟酸合酶突变体的基因。
3.携带权利要求2所述基因的载体。
4.表达权利要求1所述乙酰羟酸合酶突变体的细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细胞,其特征在于,包括细菌细胞或真菌细胞。
6.一种谷氨酸棒杆菌,其特征在于,表达SEQ ID NO.1所示的乙酰羟酸合酶突变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谷氨酸棒杆菌,其特征在于,以C.glutamicum ATCC14067为宿主,以pJYW-4为表达载体。
8.一种提高乙酰羟酸合酶突变体底物亲和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3所示乙酰羟酸合酶的第138位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
9.一种产L-缬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谷氨酸棒杆菌为发酵菌株发酵生产L-缬氨酸。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酰羟酸合酶突变体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谷氨酸棒杆菌在生产L-缬氨酸或含有L-缬氨酸的产品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80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