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出口速冻白芦笋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6815.0 | 申请日: | 2019-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0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尹培;胡传银;董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山崎农产品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10 | 分类号: | A01G22/10;A23B7/154;A23B7/157;A23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74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出口 速冻 芦笋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出口速冻白芦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芦笋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包括采收、装箱、冰水预冷、去皮,护色杀菌、速冻、包冰衣等工艺加工而成,速冻后在‑17至‑19℃温度下可储藏12个月,微生物指标没克样品菌落总数小于1000个,粪大肠菌群小于3个,致病菌未检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蔬菜加工领域,特别是绿芦笋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它有白笋和绿笋之分,芦笋生长过程中,笋尖露出地面,经光合作用后呈现绿色,被称为绿芦笋;若加盖土壤,使之不受阳光照射,保持其白色,称为白芦笋;是一种高档的营养保健蔬菜,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近年国际国内市场对芦笋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市场前景广阔,由于芦笋嫩茎含水量较高,呼吸作用强,采收后不耐贮藏,因而给芦笋的鲜销和速冻带来了许多困难;芦笋存放1-2d后,纤维老化,颜色变浅,笋体萎蔫、失水严重,甚至开始腐烂,因此,芦笋贮藏、保鲜、运输技术的提高,直接关系到芦笋的质量和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出口保鲜绿芦笋主要是速度,芦笋采收后呼吸强度加快,芦笋的嫩尖为生长点,其实是很多叶片叶芽抱在一起,采收后生长旺盛,容易产生叶芽叶片散开,降低使用价值,本发明提供一种出口速冻白芦笋的加工方法,本发明采用不加热的方法生产速冻白芦笋,既保持了芦笋营养成分不变,微生物指标有达到出口要求,为白芦笋出口加工开辟了新路。
发明内容
一种出口速冻白芦笋的制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白芦笋栽培在技术上要求分垄培土,芦笋按垅种植,芦笋孕育在垅顶的软沙土里,需要穿沟、培垄,其次,土质最好是软沙土,因为白芦笋不能见光,一旦见光就会变色,影响品质,太粘的土容易结板,萌芽时就会有缝隙,透光便会变色,太粗颗粒的土壤也会因为有光透进而变色,只有软沙土才可以,古黄河流域的冲积平原,土质松软细腻,最适合芦笋生长;
(2)统一栽培统一管理统一施肥使得芦笋长势一致以便于采收加工;
(3)春季四月开始陆续顶起软土表层,采掘时要在凌晨到日出之前用带照明设备用专用工具逐棵挖掘,根据破土的情况判断是否达到标准,一般挖掘深度在15-20厘米,挖好之后还要覆土以备新芽萌发,白芦笋一旦露出地面,笋头就会变红、进而变绿,对于白芦笋来说就属于不合格的,遇见露头、变红的笋芽,自然也要采出来,挖断的芦笋,或者露头变色的笋芽,可以作为“级外笋”卖给加工成做芦笋段,也可以进当地市场销售,或者自己食用,初春凌晨还是相当冷的,长时间蹲在土地上劳作,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说;白芦笋适宜的采收集中在每年的4-6月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这段时间,气温、地温上升,芦笋植株变得活跃,生长迅速,必须每天采收;芦笋根部切开以后白芦笋嫩茎呼吸强度极高,生理代谢旺盛,含水量高,因而采后嫩度会迅速下降,木质化程度增强,品质大大降低,芦笋的不耐贮藏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鲜芦笋的出口创汇和国内市场的拓展,因此,采收芦笋加工速度要快,流水作业;
(4),白芦笋采收后呼吸强度剧增,特别是伤口处还有汁液流出,经试验率芦笋采收后1小时笋尖就开始轻微变红、变绿,这是因为芦笋采收以前,笋尖还没发育完成,众叶片彼此抱在一起,由木质部韧皮部提供营养,但是芦笋采收以后原来由木质部韧皮部提供养分的管道被切断了,众叶片也是制造养分的器官,它们便不想再抱一起,这就是采收以后笋尖散头的原因,出口的一项重要指标笋尖不能发红、发绿;芦笋采收以后伤口接触杀菌保存液以来可以防止流出汁液时上口被微生物污染,而来木糖醇可以减缓嫩尖散头,芦笋笋尖朝上整齐摆放在防水钙塑箱,芦笋受伤的部位就可接触杀菌保存液,纸箱底部用三层杀菌纸平铺,选用70克木浆白纸,白纸的尺寸与防水钙塑箱底部的尺寸一致,放一层白纸喷一遍杀菌保存液,放三张白纸喷三次,最后放一层消毒后的纱布,杀菌保存液以水,38% 的二氧化氯,木糖醇,按重量比=100 :0 .0032—0 .0036:0.33至0.35的比例配制而成,防水的钙塑箱,钙塑箱六面打孔,每面打孔两个,底部打孔4个,孔的直径为3—4 厘米,装箱时轻拿轻放,防止芦笋嫩尖损伤,装箱后立即送入工厂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山崎农产品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山崎农产品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68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