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诊断H1N1流感病毒的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4363.2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6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招发;汪赛;熊莹喆;杨会勇;林俊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44;C12R1/9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丹艳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剂盒 快速诊断 现场快速检测 核苷酸序列 羟基萘酚 可视化 双引物 成环 富集 扩增 配体 适体 显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诊断H1N1流感病毒的试剂盒,包括7条核苷酸序列和RCA反应体系。本试剂盒结合适体‑配体富集样品中的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成环,双引物RCA反应扩增,RCA产物的羟基萘酚蓝可视化显色,能够实现现场快速检测H1N1流感病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诊断H1N1流感病毒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H1N1是一种RNA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科,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也是人类最常感染的流感病毒之一。H1N1是病毒名称的缩写,其H指的是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而N指的是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两种都是病毒上的抗原名称。其意思是:具有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第1型、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第1型的病毒。它的宿主是犬科动物、鸟类和一些哺乳动物。经过鸟类和犬科动物为主的哺乳动物的传播和变异,一些H1N1的种类可以在人类间传播,包括1918年的流感大爆发,另一些可在雀鸟和猪之间传播。2009年3至4月,墨西哥爆发H1N1疫潮,导致过百人感染。疫情其后传播到全世界。2009年4月30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把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高到第5级。2013年12月H1N1扩散到美国十个州,引起四名儿童死亡,上万成年人入院治疗。2017年8月16日,H1N1甲型流感疫情在缅甸暴发,已确认687人感染、26人死亡。由于H1N1可直接感染人,导致人类患病或死亡,其公共卫生意义日渐显著。加强对H1N1的研究,在减少世界经济损失和提高人类卫生健康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当前流感病毒检测有两个趋势,一是向高通量、高精度检测方向发展,这类技术获得信息准确而且信息量大,主要技术有RT-real-time PCR、RT-LAMP和微流控、生物芯片及传感器等,多适合大的研究单位和疾病控制部门使用;另外一个趋势是向小型化便携式、适用于现场检测的快速手提箱式检测平台发展,操作简单、获取的信息精准可靠,有效减少病毒扩散和医护人员二次感染的几率。目前无论RT-PCR技术还是手提箱式检测装置,都存在高成本、操作复杂和需要受过专业技术培训人员等要求,RT-PCR等方法还需要样本经过采集、集中、提纯等前处理程序,增加了病毒扩散的几率,延长了样本获得结果的时间,很多时候都需要拖延一天以上。现存方法在应对当前流感集中暴发与长期散发交替、大量隐性感染与少数发病感染并存、易感人群普通市民和偏远乡村居民并存的疫情现状时有些滞后和困难,往往造成疫情拖延和治疗延误甚至引燃疫情爆发。
核酸适体(aptamer,也译为核酸识体、核酸适配子)是指从人工合成的DNA/RNA文库中筛选得到的能够高亲合性和高特异性地与靶标分子结合的单链寡核苷酸。核酸适体技术是由美国L.Gold和J.Szostak(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两个研究组最早提出的。1990年Gold研究组运用体外筛选技术获得能与T4 DNA聚合酶特异性结合的RNA,并把该技术定义为SELEX(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配体指数富集系统进化)。核酸适体可以是RNA,单链DNA或者双链DNA。适体与靶分子的结合和抗原---抗体作用相似,适体具有明显优于抗体的许多特性。具有靶分子范围广、与配体作用亲和力高特异性强、高度稳定性、安全经济、制备方法简单、无免疫原性等优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适体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分子识别、实验、实验诊断、疾病治疗和药物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4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