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双层可转导叶的船用燃气轮机可倒车动力涡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4207.6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5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牛夕莹;郁顺旺;李国强;霍玉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D9/04 | 分类号: | F01D9/04;F01D17/16;F01D25/00;F02C6/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双层 转导 燃气轮机 倒车 动力 涡轮 | ||
1.一种带有双层可转导叶的船用燃气轮机可倒车动力涡轮,它包括外层机匣(1)、内层机匣(2)、中介机匣(3)、第一正车涡轮动叶(12)、第二正车涡轮动叶(13)、第三正车涡轮动叶(14)、第四正车涡轮动叶(4)、中间过渡缘板(15)和倒车涡轮动叶(5),所述外层机匣(1)和内层机匣(2)的左侧设有燃气气流进口流道(6),中介机匣 (3) 位于外层机匣(1)和内层机匣(2)之间,外层机匣(1)和中介机匣(3)之间形成外层流路(7),内层机匣(2)和中介机匣(3)之间形成内层流路(8);
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带有双层可转导叶的船用燃气轮机可倒车动力涡轮还包括双层可转导叶组件(9)、外侧旋转轴(10)和内侧旋转轴(11),双层可转导叶组件(9)的上端通过外侧旋转轴(10)与外层机匣(1)转动连接,双层可转导叶组件(9)的下端通过内侧旋转轴(11)与内层机匣(2)转动连接,第一正车涡轮动叶(12)、第二正车涡轮动叶(13)、第三正车涡轮动叶(14)、第四正车涡轮动叶(4)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双层可转导叶组件(9)的右侧,倒车涡轮动叶(5)位于第四正车涡轮动叶(4)的上方,且倒车涡轮动叶(5)通过中间过渡缘板(15)与第四正车涡轮动叶(4)连为一体,所述双层可转导叶组件(9)由上层叶片(9-1)、下层叶片(9-2)和中间连接轴(9-3)组成,所述上层叶片(9-1)、中间连接轴(9-3)和下层叶片(9-2)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成一体,且上层叶片(9-1)的上端与外侧旋转轴(10)的下端固定连接,下层叶片(9-2)的下端与内侧旋转轴(11)的上端固定连接,上层叶片(9-1)和下层叶片(9-2)为一体结构,同步转动,上层叶片(9-1)用于控制倒车燃气流路外层流路(7)的开关,下层叶片(9-2)用于控制正车燃气流路内层流路(8)的开关,外层流路(7)和内层流路(8)通过中介机匣(3)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有双层可转导叶的船用燃气轮机可倒车动力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旋转轴(10)、上层叶片(9-1)、中间连接轴(9-3)、下层叶片(9-2)和内侧旋转轴(11)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带有双层可转导叶的船用燃气轮机可倒车动力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叶片(9-1)的叶面与下层叶片(9-2)的叶面之间的夹角(A)为159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双层可转导叶的船用燃气轮机可倒车动力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叶片(9-1)和下层叶片(9-2)同步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双层可转导叶的船用燃气轮机可倒车动力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叶片(9-1)的高度为89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双层可转导叶的船用燃气轮机可倒车动力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叶片(9-2)的高度为189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42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