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频地波传播时延时变特性的建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72164.8 | 申请日: | 2019-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5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蒲玉蓉;席晓莉;杨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17/391 | 分类号: | H04B17/391;H04L12/26;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谈耀文 |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频 地波 传播 延时 特性 建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频地波传播时延时变特性的建模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搭建低频地波传播时延的长期实验检测系统,获取传播时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2:获取接收点所在区域的温度、湿度、风速三种气象因子的气象数据;步骤3:根据步骤1获取的传播时延数据、步骤2获取的温度、湿度、风速气象数据分析低频地波传播时延的时变特性;步骤4: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传播时延的预测模型。本发明提高了低频地波定位导航和授时系统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陆基导航/授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频地波传播时延时变特性的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低频地波信号由于发射功率大、抗干扰能力强、作用距离远、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定位、导航和授时系统。低频地波信号传播的过程中,会产生传播时延,而传播时延会严重影响系统定位、导航和授时的精度。传播时延与发射点和接收点的传播距离有关,同时受传播路径上大地电导率、大气折射率、地形地物以及季节、气候、气象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复杂的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
现有技术中,低频地波传播时延在空间上的精度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传播时延时变特性的系统研究却相对较少,传播路径上长期的季节、气候变化和短期的温度、湿度、降水量等气象变化对传播时延的影响不容忽视。基于以上的分析,若能系统研究传播时延的时变特性,并构建传播时延时变模型,将对进一步提高低频地波定位导航和授时系统精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频地波传播时延时变特性的建模方法,提高了低频地波定位导航和授时系统的精度。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频地波传播时延时变特性的建模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搭建低频地波传播时延的长期实验检测系统,获取传播时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步骤2:获取接收点所在区域的温度、湿度、风速三种气象因子的气象数据;
步骤3:根据步骤1获取的传播时延数据、步骤2获取的温度、湿度、风速气象数据分析低频地波传播时延的时变特性;
步骤4: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传播时延的预测模型。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检测系统包括长波接收机天线;长波接收机天线与长波接收机通信连接;GPS接收机天线与GPS接收机通信连接;长波接收机、GPS接收机均通过串行接口与计数器连接;长波接收机、GPS接收机、计数器均通过串行接口与磨砂盒连接;磨砂盒与工业PC电性连接。
磨砂盒的型号为USB-RS232。
步骤1中,预处理具体过程如下:先除去可能无效的数据;再通过小波滤波方法去噪,从而提取有效的传播时延测量数据;其中,可能无效的数据包括GPS接收机失锁时的数据、长波接收机未锁定且解码失败的数据、测量过程突跳的数据、仪器开关机造成的突变数据、测量开始及结束时的部分数据、信噪比较低时测量的数据。
步骤3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3.1:获取步骤1中实测的传播时延数据的时间分辨率T1;
步骤3.2:获取步骤2中温度、湿度、风速气象数据的时间分辨率;取三个时间分辨率中的最大时间分辨率T2;
步骤3.3:计算步骤1获取的传播时延数据与步骤2获取的温度、湿度、风速气象数据之间的相关值具体公式为:
式中,Xi(i=1,2,…,n)表示气象数据;Y表示传播时延;D(Xi)表示气象数据的方差;D(Y)表示传播时延的方差。
步骤4具体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21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