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高碱度渣中间包挡渣墙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71941.7 | 申请日: | 2019-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4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胡玲军;张建敏;何烁;司小拴;陈亮;赵现华;任林;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101 | 分类号: | C04B35/101;C04B35/76;C04B35/622;B22D4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2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挡渣墙 钢渣 中间包 制备 高碱度渣 高碱度 尖晶石 浇注料 烧结镁砂细粉 不锈钢纤维 尖晶石细粉 连铸中间包 铝酸盐水泥 镁铝尖晶石 侵蚀 高铝矾土 烧结矾土 烧结镁砂 原位反应 防爆剂 硅微粉 减水剂 洁净钢 抗碱性 预合成 重量份 浇钢 微粉 冶炼 客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高碱度渣中间包挡渣墙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高铝矾土50~80份,烧结矾土尖晶石细粉5~15份,烧结镁砂颗粒3~8份,烧结镁砂细粉3~8份,α‑Al2O3微粉6~12份,铝酸盐水泥2~6份,硅微粉0.5~1份,不锈钢纤维0~3份,防爆剂0~0.2份,减水剂0.1~0.4份。本发明为解决连铸中间包挡渣墙在浇钢时遇到高碱度钢渣侵蚀严重问题,利用镁铝尖晶石抗碱性钢渣侵蚀性能良好的特性,采用添加预合成尖晶石及原位反应生成尖晶石技术,制备了能够满足高碱度钢渣使用要求的中间包挡渣墙产品,充分满足客户冶炼洁净钢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行业用耐火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抗高碱度渣中间包挡渣墙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连铸中间包内设置挡渣墙,可以延长钢水停留在中间包内的时间,以净化钢液;均匀分配钢水统一到达各流水口,使各流的温度保持一致,减少拉漏和结塞现象;使钢液流体动力状态达到最佳;减少滞流区,增加层流区。
挡渣墙的损毁主要是由剥落引起的,而渣渗透是引起剥落的主要原因。因为中间包内熔渣的熔点较低,基本呈液相,液相有很强的侵蚀溶解性,因此对中间包连续使用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渣线部位熔损比较严重。对于长寿命中间包挡渣墙,提高渣线部位的抗渣侵蚀性能尤其重要。
目前连铸中间包在浇钢时多使用碱性覆盖剂,碱性覆盖剂能够大量吸收钢水中的Al2O3以及S、P的氧化物,净化钢水作用明显。同时多数钢厂为减少钢包中剩余残钢量,在浇钢时钢包下渣严重,钢包内渣子大部分流到中间包内,致使中包内钢渣中CaO含量极高,中包内钢渣C/S可达5以上。因多数钢厂采用萤石造渣,中包内钢渣粘度较低,钢渣渗透性非常强,从而导致挡渣墙渣线部位侵蚀严重,挡渣墙下线后经常出现渣线部位侵蚀透的情况。挡渣墙渣线部位侵蚀透以后,中间包冲击区内钢渣流向非冲击区,进而导致非冲击区耐材异常侵蚀,特别是塞棒渣线部位侵蚀严重导致中包提前下线,影响连浇炉数。
针对于钢渣C/S高的钢种,目前倾向于采用镁质挡渣墙,但因钢厂降低成本需要,目前钢包精炼采用萤石造渣情况较多,此种工艺导致钢渣粘稠度下降,钢渣渗透性增强,而镁质挡渣墙由于镁砂固有特性,虽然抗碱性渣侵蚀性能较好,但抗渗透性能较差,因此纯镁质挡渣墙在高碱度低粘稠度钢渣中间包使用时效果较差。因此针对高碱度钢渣,需对挡渣墙在抗渣性能方面进行提升,满足客户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中间包挡渣墙不耐高碱度钢渣侵蚀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高碱度渣中间包挡渣墙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高碱度渣中间包挡渣墙浇注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优选的,所述防爆剂为聚丙烯纤维,所述减水剂为六偏磷酸钠。
优选的,所述高铝矾土颗粒密度为3.3~3.5g/cm3,其中Al2O3含量为85~88%,Fe2O3含量为1.6~2.0%,TiO2含量为3~5%;
优选的,所述高铝矾土的粒度为5~8mm、3~5mm、1~3mm和0.083~1mm的颗粒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烧结矾土尖晶石细粉粒度为0.074~0.083mm;其中MgO含量为28~32%,SiO2含量为1.5~2.2%,Al2O3含量为58~62%;
所述烧结镁砂颗粒灼减量为0.1~0.5%,颗粒密度为3~3.3g/cm3,粒度为0.083~1mm;其中MgO含量为93~95%,SiO2含量为1.5~2.2%,CaO含量为1.2~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19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