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水平力矩-转角特性的电励磁式双向旋转电磁铁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1703.6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6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孟彬;赖永江;裘信国;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31/08 | 分类号: | F16K3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水平 力矩 转角 特性 电励磁式 双向 旋转 电磁铁 | ||
具有水平力矩‑转角特性的电励磁式双向旋转电磁铁,定子内安装有转子和输出轴。半方框形的左定子轭铁和右定子轭铁拼接成方框形的定子,每块定子轭铁的转角处沿角平分线伸出一个定子磁极,四个定子磁极相隔90°分布在所述方框形的对角线上。左右定子轭铁中部设有控制线圈,形成控制磁通;左、右定子铁轭的上下侧有励磁线圈,形成偏置磁场。转子呈X形,周向对应定子齿位置分布有四个大齿,每个大齿端面包括圆弧形的齿面和矩形面,齿面与定子磁极的径向端面组成径向气隙。矩形面位于在大齿的齿面的端部,与定子磁极的侧面组成轴向气隙。与同一个定子轭铁的两个定子磁极对应的两个大齿的矩形面位于齿面上的相互远离的一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液伺服/比例控制系统中电液伺服/比例转阀用的电 -机械转换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水平力矩-转角特性的双向旋转式力矩马达。
背景技术
转阀是一种利用旋转运动改变阀芯、阀套的相对位置,使转阀内部的流路改变,最终实现流路启闭或换向的换向阀。转阀可以通过手动、机械传动或直接由电机、马达和旋转电磁铁驱动,以实现精确的伺服/比例控制。与滑阀或锥阀相比,转阀具有可靠性高、结构简单、工作频率高、抗油液污染能力强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高速开关、高速激振、高速换向的液压系统中,尤其当阀芯阀套的节流槽数较多时,单级转阀可以获得比多级滑阀还要大的额定流量。然而在现有的电液伺服/比例控制系统中,转阀的应用却远不如滑阀广泛。细究其原因,一是转阀的节流槽/窗加工较为复杂,二是用来驱动转阀的旋转电磁铁获得比例控制特性比直动式比例电磁铁困难的多,后者通过采用一隔磁环结构,励磁时磁路在隔磁环处分为轴向和径向的两路,合成后可得到比例控制所要求的水平行程-推力特性,虽然导磁套的焊接较为繁琐,但对于大批量自动化生产而言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而旋转电磁铁往往要对定子齿和转子齿形状进行特殊优化设计才能获得较为平坦的力矩-转角特性,这就大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为了在电液伺服/比例系统中推广和应用转阀,人们在旋转电磁铁的磁路拓扑结构和矩角特性优化上做了大量研究。在喷嘴挡板阀和射流管伺服阀中获得广泛应用的力矩马达,通过对弹性元件的合理设计也可以获得比例的位置控制特性,但由于其磁路基于轴向气隙,难以获得较大的工作角度。美国通用检测公司的Montagu提出的基于径向工作气隙的改进型力矩马达则使得其工作转角范围进一步拓展,且其本身具有正电磁刚度,可以在不外加弹性元件的情况下获得比例位置控制特性。为了获得平坦的矩角特性曲线,日立公司的Fumio将所设计的动磁式力矩马达转子上永磁体形状作了特殊设计,其极面沿径向割有凹槽并且填入非导磁材料,以此补偿转子旋转时所伴随的转矩脉动。日本denso公司的进藤二郎设计的永磁式力矩马达,由分立永磁体构成的两个磁极以相差半个磁极角的方式非对称布置在转轴的外侧,以此来补偿由多边形磁极外周所造成的转矩脉动,从而获得平稳的力矩-转角特性。浙江大学张光琼等研制的电励磁力矩马达,对定子磁极和转子极面的形状进行了特殊设计,通过控制定子磁极靴尖处的磁通饱和程度来改变马达的矩角特性。崔剑等人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工作气隙的动磁式旋转比例电磁铁,其基于差动磁路且具有正电磁刚度,但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工业化应用和大规模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的旋转电磁铁获得水平力矩-转角特性困难、结构复杂且不利于工业化应用和大规模批量生产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混合式气隙的、具有水平力矩-转角特性的、结构简单的双向旋转电磁铁。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如下:电-机械转换器中常用的工作气隙有径向气隙和轴向气隙两种,径向气隙可以有较大的工作转角,但随着失调角的增加(定转子逐渐对齐),输出力矩会减小,即其矩角特性曲线的斜率为负;而轴向气隙工作范围较窄,但输出力矩随着失调角的增加而增加,即其矩角特性曲线的斜率为正。因此,本发明的工作气隙分为两部分,主要工作气隙为径向气隙,在径向气隙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轴向气隙。径向气隙和轴向气隙产生的力矩相互调制,经过合理的参数优化就可以获得接近水平的矩角特性曲线,外加线性弹簧后就可以获得比例的位置控制特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1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隔离度的多芯片模块
- 下一篇:一种引线框架去氧化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