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用型猪圆环病毒3型巢氏PCR检测引物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1662.0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2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平;同珂;刘艳珍;常小云;胡利群;李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4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402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猪圆环病毒 检测 检测引物 琼脂糖凝胶电泳 巢式PCR引物 特异性片段 待测样品 碱基序列 圆环病毒 样本DNA 灵敏度 通用型 巢式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猪圆环病毒3型巢氏PCR检测引物及方法,所述巢式PCR引物是通过编码猪圆环病毒3型Cap蛋白ORF2基因部分更保守的碱基序列,设计两对巢式检测引物。所述检测方法为:提取待测样品DNA,将所述样本DNA用两对检测引物进行两轮PCR扩增,每轮PCR扩增产物分别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以检测圆环病毒3型ORF2基因的特异性片段。该方法克服了普通PCR检测灵敏度低,特异性差等问题,而且成本较低,检测周期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型猪圆环病毒3型巢氏PCR检测引物及方法。
技术背景
圆环病毒(PCV)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该病毒为单股环状DNA病毒,无囊膜,其粒子直径为14-17nm,基因组大小约为1.76kd。PCV根据血清型分为PCV1,PCV2和PCV3。其中,PCV1在猪群中广泛存在,但无致病性。PCV2主要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2016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从患有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和繁殖障碍母猪及其流产胎儿体内首次鉴定出一种新型猪圆环病毒,命名为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3,PCV3)。PCV3于2016年首次在美国报道,与母猪丘疹性皮炎、肾病综合征和流产相关。PCV3基因组2000bp,与PCV1/2同源性低于40%,遗传进化分析位于不同的分支。PCV3基因组包括3个开放阅读框:其中ORF1编码Rep蛋白;ORF2编码Cap蛋白;ORF3编码一个231个氨基酸的蛋白,功能未知。华南农业大学何启盖教授课题组首次在中国检测到PCV3 China/GD2016株,该毒株与美国PCV3毒株同源性为97.4%-98.5%。PCV3基因组和衣壳蛋白核苷酸序列在中国毒株之间相似性分别为99.0%-100%和98.4-100%;PCV3基因组和衣壳蛋白核苷酸序列与美国毒株的相似性分别为99.0%-99.1%和98.4%-98.9%。进一步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的新型PCV3毒株和蝙蝠圆环病毒毒株BtMr-CV/GD2012(KJ641711.1)存在重组现象,表明新型猪PCV3毒株和蝙蝠PCV毒株之间存在遗传进化关联性。
PCV3感染可导致母猪出现厌食症状,皮肤出现多灶性丘疹、斑点和浅表性皮炎,生产性能下降;妊娠母猪发生繁殖障碍,产弱胎、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猪,病情严重甚至造成急性死亡;不同胎龄胎儿均可发生流产。
目前针对PCV3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尽快开展相关检测技术研究,建立PCV3快速、灵敏、特异的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方法,鉴于PCV2与PCV3存在交叉免疫保护可能性较低,应加快PCV3毒株的分离与鉴定,为开展疫苗研制及动物回归试验工作奠定基础,保障我国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普通PCR方法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普通PCR诊断存在灵敏度较低这样的问题,且PCV3亚临床感染猪群中病毒含量很低,普通PCR灵敏度较差,易造成漏检。
巢式PCR是一种变异的聚合酶链反应,使用两对PCR引物扩增目的片段。经过两轮PCR扩增,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普通PCR的灵敏度,且两轮PCR引物发生非特异性结合的概率极低。当前圆环病毒3型PCV3检测的靶标多为ORF2,保守性很高,为PCV3复制必需的一种结构蛋白,因此,编码Cap结构蛋白的ORF2基因序列可作为检测PCV3的诊断靶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的巢式PCR检测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是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猪圆环病毒3型的巢氏PCR引物。
通过编码猪圆环病毒3型Cap蛋白ORF2基因部分更保守的碱基序列,以此为基础,设计两对巢式检测引物,所述两对检测引物,分别为外侧引物PCV3-O-F、PCV3-O-R和内侧引物PCV3-I-F、PCV3-I-R,其序列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16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