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双配体可逆互屏蔽的靶向纳米胶束的结构及载药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71004.1 | 申请日: | 2019-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8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袁直;曹兢;王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47/54;A61K45/00;A61P35/00;A61K31/704;A61K31/337;A61K31/4745;A61K31/513;A61K4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耀达律师事务所 12223 | 代理人: | 侯力 |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聚乙二醇 载药系统 双配体 可逆 聚酯 靶向纳米胶束 纳米胶束 包载 胶束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癌症治疗效果 配体结合能力 摩尔百分比 亲疏水作用 靶向能力 抗癌药物 屏蔽作用 血液循环 肿瘤部位 肿瘤区域 总聚合物 半乳糖 苯硼酸 可逆的 摩尔比 自组装 摄取 癌细胞 富集 共混 配体 疏水 恢复 | ||
1.一种具有双配体可逆互屏蔽的靶向纳米胶束的结构,该结构是在纳米胶束表面同时具有苯硼酸(PBA)和半乳糖及其衍生物(Gal)两种配体;在正常血液循环时,两种配体形成硼酸酯键,实现互相“屏蔽”状态,提高胶束的血液循环稳定性;在到达肿瘤组织时靶向硼酸酯键解离,两种配体处于“去屏蔽”状态,从而恢复胶束的靶向能力;这种靶向配体的“屏蔽”和“去屏蔽”状态的转变具有可逆性,因此能够兼具长效血液循环和高效肿瘤细胞靶向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配体可逆互屏蔽的靶向纳米胶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双配体可逆互屏蔽的靶向纳米胶束结构采用将苯硼酸-聚乙二醇-b-聚酯(PBA-PEG-PE)、半乳糖-聚乙二醇-b-聚酯(Gal-PEG-PE)和聚乙二醇-b-聚酯(PEG-PE)三种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共混后通过亲疏水作用自组装的方法得到,所述苯硼酸-聚乙二醇-b-聚酯(PBA-PEG-PE)和半乳糖-聚乙二醇-b-聚酯(Gal-PEG-PE)的摩尔比(PBA:Gal)为1:(0.1-10);聚乙二醇-b-聚酯(PEG-PE)占胶束中总聚合物摩尔百分比为0%-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配体可逆互屏蔽的靶向纳米胶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1000-50000g/mo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配体可逆互屏蔽的靶向纳米胶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的聚酯为聚ε-己内酯(PCL)、聚丙交酯(PLA)或聚乙交酯-丙交酯(PLGA),分子量为2000-100000g/mol。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双配体可逆互屏蔽的靶向纳米胶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双配体可逆互屏蔽的靶向纳米胶束的粒径在20-400nm之间。
6.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双配体可逆互屏蔽的靶向纳米胶束结构的载药系统,所述的载药系统由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双配体可逆互屏蔽的靶向纳米胶束包载疏水的抗癌药物而制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药系统是采用将苯硼酸-聚乙二醇-b-聚酯(PBA-PEG-PE)、半乳糖-聚乙二醇-b-聚酯(Gal-PEG-PE)和聚乙二醇-b-聚酯(PEG-PE)三种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与疏水的抗癌药物共混后通过亲疏水作用自组装的方法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癌药物包括化疗药物阿霉素、紫杉醇、喜树碱和5氟尿嘧啶,以及光敏剂血卟啉和酞箐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10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