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商品转向传输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8761.3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0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霍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7/14 | 分类号: | B65B57/14;B65B35/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商品 转向 传输 系统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商品转向传输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该系统包括:载体,用于承载与传输商品;检测模块,设于所述载体上方,用于检测所述商品的水平偏转角度;旋转模块,设于所述载体上,用于调整所述载体上的商品的水平姿态;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载体、旋转模块和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水平偏转角度控制所述旋转模块调整所述商品的水平姿态,以使所述商品以预设水平姿态离开所述载体。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导向装置的普适性较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快速准确地调整任意商品的水平姿态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仓储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商品转向传输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平台和快递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通过网络下单购买商品,商品在物流公司或电商平台的组织下快递给消费者。在整个物流过程中,需要将订单所涉及的商品进行打包处理;而后再将打包好的商品通过交通工具运往不同的投放地址。
在商品打包环节,现有技术的实现方案是:先通过储料箱将多个相同商品从立库(仓库)输送至工作站;在工作站处,将储料箱中的每个商品投放至梭道上,以通过梭道将其运输至打包站;在打包站处,由打包机对单件商品进行打包,或是由码垛机械臂对多件商品进行码垛,以便于对多件商品一起进行打包。由于打包机和码垛机械臂均为自动识别处理,而识别的准确率通常取决于商品的姿态,如果商品姿态与预设水平姿态差距较大,通常会被认为非订单商品,需要人为干预。
通常情况下,商品在梭道的起始点,即出工作站时的姿态为预设水平姿态,但由于现有梭道通常为弯道转弯形式,而且大部分弯道为直角双向转弯结构,极易导致商品姿态发生变化,使商品以非预设水平姿态进入打包站。
为了使商品能够以预设水平姿态进入打包站,现有技术通常在梭道两侧设置导向装置,比如导向片或导向条,来调整商品的水平姿态,但此种方式并不适应于所有商品,而且同一导向片或导向条通常仅适应于同一种商品的导向,普适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商品转向传输装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导向装置的普适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商品转向传输系统,设于工作站与打包站之间,包括:
载体,用于承载与传输商品;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商品的水平偏转角度;
旋转模块,设于所述载体上,用于调整所述载体上的商品的水平姿态;
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载体、旋转模块和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水平偏转角度控制所述旋转模块调整所述商品的水平姿态,以使所述商品以预设水平姿态离开所述载体。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商品转向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商品转向传输装置的控制模块,包括:
通过检测模块获取载体上的商品的水平偏转角度;
根据所述水平偏转角度控制所述旋转模块调整所述商品的水平姿态,以使所述商品以预设水平姿态离开所述载体。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商品转向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商品转向传输系统的技术方案,设于工作站与打包站之间,通过载体承载与传输商品;通过检测模块检测商品的水平偏转角度;通过载体上的旋转模块调整载体上的商品的水平姿态;通过连接载体、旋转模块和检测模块的控制模块,根据水平偏转角度控制旋转模块调整商品的水平姿态,以使商品以预设水平姿态离开载体。通过检测模块与旋转模块的配合使用,可以快速地调整任意大小的商品的水平姿态,以使商品的长边平行于梭道的轴向,从而方便打包机打包和码垛机码垛商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87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