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直径压力钢管全位置自动焊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3856.6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2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戚家程;傅强;吴一飞;刘宇;杨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B23K9/28 | 分类号: | B23K9/28;B23K9/133;B23K9/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王方超;董建林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滚珠丝杠 焊接小车 柔性轨道 行走机构 压力钢管 副组 全位置自动焊机 导向机构 刚性轨道 固定设置 可携带性 配合联接 配合设置 曲面焊缝 人工焊接 生产效率 现场施工 焊缝 焊枪 不一致 焊接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直径压力钢管全位置自动焊机,包括焊接小车、柔性轨道,所述焊接小车设置于所述柔性轨道的上方,所述焊接小车包括底板、滚珠丝杠副组、行走机构、导向机构,所述滚珠丝杠副组上配合设置有焊枪,所述行走机构与所述导向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滚珠丝杠副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行走机构与所述柔性轨道配合联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大直径压力钢管现场施工时,大都采用人工焊接,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焊缝质量不一致等问题,并且刚性轨道制作成本高,适应性弱,可携带性差,无法适应于曲面焊缝的焊接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直径压力钢管全位置自动焊机,属于管道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能源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天然气的运输管道应用越来越广泛。大直径压力钢管现场施工时,大都采用人工焊接,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焊缝质量不一致等问题,并且刚性轨道制作成本高,适应性弱,可携带性差,无法适应于曲面焊缝的焊接,因此传统的自动化焊机很难实现大直径的全位置焊接。因此,设计出一种能适应大直径管子且管子无法转动的全位置自动焊机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直径压力钢管全位置自动焊机,适用于大直径管子且管子无法转动的全位置焊接。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直径压力钢管全位置自动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小车、柔性轨道,所述焊接小车设置于所述柔性轨道的上方,所述焊接小车包括底板、滚珠丝杠副组、行走机构、导向机构,所述滚珠丝杠副组上配合设置有焊枪,所述行走机构与所述导向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滚珠丝杠副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行走机构与所述柔性轨道配合联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滚珠丝杠副组包括第一滚珠丝杠副、第二滚珠丝杠副、第三滚珠丝杠副,第一滚珠丝杠副垂直于焊缝且平行于底板方向固定在第一滚珠丝杠副上,第二滚珠丝杠副垂直于底板方向配合联接在底板上,第三滚珠丝杠副垂直于焊缝且平行于底板方向配合联接在第二滚珠丝杠副上,焊枪配合联接在第三滚珠丝杠副上。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三滚珠丝杠副上固定设置有焊枪支架,焊枪支架上设置有横杆,横杆的一端配合联接焊枪支架,横杆的另一端配合联接焊枪,焊枪配合联接在第三滚珠丝杠副上。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滚珠丝杠副带动焊枪沿坡口宽度方向运动,实现焊枪与焊缝的水平纠偏;第三滚珠丝杠副带动焊枪沿坡口中心线摆动,实现焊枪的摆动;第二滚珠丝杠副带动焊枪沿坡口深度方向运动,实现焊枪的高度纠偏。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行走机构包括行走齿轮组、行走电机、行走电机连接板,行走电机通过行走电机连接板固定在底板上,行走电机的输出端与行走齿轮组的输入端配合联接,行走齿轮组的输出端与柔性轨道配合联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行走齿轮组包括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行走电机配合联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配合联接,从动齿轮通过轴承座固定在底板上,柔性轨道上开设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齿形槽,行走电机转动通过依次带动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与柔性轨道的齿形槽之间相互啮合,在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进而带动焊接小车沿柔性轨道行走。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齿形槽的截面形状为模数与从动齿轮模数相同的齿形。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轮、导向轮连接板,导向轮通过导向轮连接板固定在底板上。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柔性轨道的下方安装管子、开关磁座,开关磁座将柔性轨道吸附在管子上,开关磁座之间通过套筒、开关磁座连接板相连接,避免焊接小车行走时与开关磁座发生碰撞。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柔性轨道的下方安装管子、真空吸盘,真空吸盘将柔性轨道吸附在管子上,将柔性轨道平行于焊缝铺设在待焊接的管子的内部或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38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柱焊激光寻位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二氧化碳气瓶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