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原位拉曼检测方法及其专用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3477.7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0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乐;李卓燏;马凯捷;席靖宇;何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G01N2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原位 检测 方法 及其 专用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原位拉曼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A),包括正/负极基板(1)、弹片(A1)、垫片(A2)、正/负极材料(A3,A3')、隔膜(A4)、重火石玻璃管(9)和光学耦合元件(3),拉曼检测光束(C)经显微物镜(B)聚焦后,对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内部结构进行原位检测,所述重火石玻璃管(9)内的中间位置放置隔膜(A4),在所述隔膜(A4)两侧对称的依次设有正/负极材料(A3,A3')、垫片(A2)、弹片(A1),所述正/负极基板盖在所述重火石玻璃管(9)的两侧,在所述重火石玻璃管(9)上设有光学耦合元件(3),拉曼检测光束(C)经所述光学耦合元件(3)和重火石玻璃管(9)后聚焦到电池内部;所述光学耦合元件(3)借助折射率匹配液与所述重火石玻璃管(9)匹配;所述正/负极基板(1)包括盖板(1a)和凸台(1b),其中所述凸台(1b)的直径等于重火石玻璃管(9)内径,所述凸台(1b)在重火石玻璃管(9)内,与所述弹片(A1)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拉曼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时,通过控制拉曼检测光束(C)与锂离子电池(A)的相对移动,扫描检测所述锂离子电池内部各部件的成分和/或含量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拉曼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耦合元件(3)的宽度大于电池内部结构(10)中的各部件厚度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拉曼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耦合元件(3)的材料为重火石玻璃,其光洁度为60/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拉曼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2),所述密封圈(2)套在所述重火石玻璃管(9)与所述凸台(1b)的连接处,以密封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拉曼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垫片(8)和紧固件(4,5,6,7),其中所述绝缘垫片(8)设置在正/负极基板(1)的外侧,所述紧固件(4,5,6,7)用于将电池结构压紧,保证各部件紧密配合。
7.一种可进行原位拉曼检测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负极基板(1)、弹片(A1)、垫片(A2)、正/负极材料(A3,A3'),隔膜(A4)和重火石玻璃管(9),所述重火石玻璃管(9)内的中间位置放置隔膜(A4),在所述隔膜(A4)两侧对称的依次设有正/负极材料(A3,A3')、垫片(A2)、弹片(A1),所述正/负极基板盖在所述重火石玻璃管(9)的两侧,在所述重火石玻璃管(9)上设有光学耦合元件(3),拉曼检测光束(C)经所述光学耦合元件(3)和重火石玻璃管(9)后聚焦到电池内部;所述光学耦合元件(3)借助折射率匹配液与所述重火石玻璃管(9)匹配;所述正/负极基板(1)包括盖板(1a)和凸台(1b),其中所述凸台(1b)的直径等于重火石玻璃管(9)内径,所述凸台(1b)在重火石玻璃管(9)内,与所述弹片(A1)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34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叠片结构及其生产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设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