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低秩稀疏矩阵分解、局部几何结构保持和类别信息最大统计相关的特征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2740.0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1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马争鸣;黎伟浚;吴荟彬;张国凯;刘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征提取 局部几何结构 类别信息 稀疏矩阵 低秩 目标函数 分解 流形学习 模式识别 全局最优 冗余信息 数据样本 优化求解 数据处理 鲁棒性 去除 统计 监督 学习 | ||
本发明涉及模式识别中特征提取相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低秩稀疏矩阵分解、局部几何结构保持和类别信息最大统计相关的特征提取方法。为了解决现有许多特征提取方法存在的问题,包括鲁棒性不足、没有利用数据的局部几何结构信息、没有利用数据的类别信息,本发明通过对一个总的目标函数的优化求解,实现对数据样本的特征提取,进而可以更有效率地进行下一步的数据处理。这个目标函数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低秩稀疏矩阵分解、流形学习以及有监督学习。本发明兼顾这三部分的特点,使特征提取尽可能地达到全局最优,提取出重要的、有判别力的特征,去除冗余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向模式识别领域的特征提取技术,具体是一种流形学习特征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模式识别是指对表征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形式的(数值的、文字的和逻辑关系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的过程,是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模式识别领域中,特征提取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之一。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数据的获取越来越方便,数据量也越来越庞大,这些数据一般是比较高维的,并且具有很多的冗余信息,所以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是很有必要而且有效的。
在过去的研究中,多种特征提取的方法被提出,如主成分分析(PCA)(文献1,AbdiH,Williams L J.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J].Wiley InterdisciplinaryReviews Computational Statistics,2010,2(4):433-459.)、线性判别分析(LDA)(文献2,Belhumeur P N,Hespanha J P,Kriegman D J.Eigenfaces vs.Fisherfaces:recognition using class specific linear projec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Pattern Analysis&Machine Intelligence,1997,19(7):711-720.)、邻域保持嵌入(NPE)(文献3,He X F,Cai D,Yan S C,Zhang H J. Neighborhood preserving embedding[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2005, 2(23):1208–1213.),局部保持投影(LPP)(文献4,He X,Niyogi P.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C].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2003,16(1):186–197.)及其扩展版本等。这些方法可以统一地用通用的图嵌入框架描述。但是,当训练样本大量损坏时,如图片的不合理的表达、拍摄角度、光照等,上述方法可能变得不适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低秩稀疏矩阵分解方法被提出。这些方法基于假设:原始数据点近似地分布在一个低维子空间上,只是由于噪声扰动、不合理表达等因素,使得样本数据点分布在高维空间里,以矩阵形式则表现为低秩与高秩。例如,为了解决PCA中的误差修正问题,Wright等人提出了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文献5,Cands E J,Li X,Ma Y,Wright J.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cm,2009,58(3):1–37.),从含噪数据中找出低维子空间。Liu等人提出了低秩表示(LRR)(文献6,Liu G,Lin Z,Yan S,Sun J,Yu Y,Ma Y.Robust recovery of subspace structures by low-rank represent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MachineIntelligence,2013,35(1):171–184.)来识别含噪数据的子空间结构,并把含噪数据的恢复范围从单一子空间扩展到多子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2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