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防夹安全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0837.8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5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盛龙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56 | 分类号: | E05F15/56;E05F15/40;B61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211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安全门 | ||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防夹安全门,当乘客物品夹在门体中间时,乘客拉拽物品,一号玻璃和二号玻璃相对弯折,二号弹簧拉伸,三号门向里转动,乘客物品可以很容易拉出,在二号弹簧拉伸力的作用下,一号玻璃和二号玻璃迅速合并为矩形,乘客拉拽物品,门体发生弯折,拼接式的透明单元可以防止门体发生损坏,延长地铁门的使用寿命;玻璃材质的透明单元可有利于乘客透过门体观察地铁外面或里面的情况,避免门体打开时上下地铁的乘客发生碰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防夹安全门。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城市的地铁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地铁运输线效率高、时间准确,受天气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因此也成为市民出行的一种常见交通工具;地铁在到站时,地铁列车的门与地铁站台的门依次打开,市民便可从站台上下列车;在实际乘坐过程中,有部分乘客不顾自身安全,在地铁即将关门时硬闯地铁或、由于车厢内拥挤,可能在关门的瞬间被挤出车厢、或夹住,存在安全隐患,这种做法对自身安全极为不负责任,同时也影响其他旅客的正常出行;为了减少这种事情的发生,地铁站配备有地铁安全员,但仍有地铁硬闯、受伤事件发生,目前的地铁系统仍无法良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使得该技术方案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防夹安全门,该地铁防夹安全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有效的保护乘客,防止乘客被地铁门夹伤。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地铁防夹安全门,包括一号气缸、门框、控制器、门体和弹簧;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地铁防夹安全门的工作;所述一号气缸为四个,两个一号气缸固定安装在门框一侧壁的凹槽内,另外两个一号气缸对称固定在另一侧门框的凹槽内,一号气缸轴伸出凹槽与门体固定连接;所述门体为两个,两个门体相正对的安装在两侧门框上,门体上下两侧与门框滑动连接,两门体关闭接触部位正上方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为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门体内外两侧,为了防止地铁门关闭后人为打开造成伤害;所述门体由滑动单元、一号门、二号门和三号门组成;所述一号门与一号气缸轴端部固定连接,一号门通过三个弹簧、两个滑动单元与二号门固定连接;所述二号门通过弹簧、滑动单元与三号门固定连接,二号门上设有电机、一号槽、二号槽、三号槽、四号槽、蜗杆、蜗轮和一号弹簧;所述一号槽与二号门顶部贯通;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二号门一号槽正上方,电机轴伸入一号槽内;所述蜗杆与电机轴端部固定连接,蜗杆为橡胶制成,且蜗杆位于二号门一号槽内;所述蜗轮为两个,蜗轮位于蜗杆前面,蜗轮与蜗杆啮合,蜗轮一端通过固定轴与二号门一号槽内的侧壁固定连接,蜗轮与固定轴间转动连接,蜗轮另一端与一号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弹簧贯穿二号槽与三号门侧壁铰接;所述二号槽为两个,二号槽位于二号门靠近三号门一侧的侧壁上,二号槽内壁上设有螺纹,且二号槽内壁上的螺纹与一号弹簧啮合;所述三号槽为四个,两个三号槽水平分布于一号门上,另外两个三号槽对称分布于二号门一侧,一号门、二号门上的三号槽槽口位置相对,且一号门和二号门上的三号槽通过滑动单元固定连接;所述四号槽为四个,两个四号槽水平分布于一号弹簧两侧,另外两个四号槽位于三号门一侧,二号门、三号门上的四号槽槽口位置相对,且二号门和三号门上的四号槽通过滑动单元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单元与三号槽和四号槽侧壁固定连接,滑动单元包括弹簧、拼接玻璃、二号气缸和转动板;所述弹簧一端与一号门上三号槽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拼接玻璃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拼接玻璃另一侧伸入二号门的三号槽,拼接玻璃另一侧通过弹簧与二号门上三号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端与二号门上四号槽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拼接玻璃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拼接玻璃另一侧伸入三号门的四号槽,拼接玻璃另一侧通过弹簧与三号门上的四号槽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位于三号槽和四号槽内拼接玻璃的两侧,一个槽内设有四个转动板,转动板呈矩形分布,且一个转动板通过水平分布的两个二号气缸与槽的侧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盛龙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盛龙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08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