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9212.X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0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封海山;封长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封海山 |
主分类号: | A61K36/748 | 分类号: | A61K36/748;A61K9/06;A61P25/02;A61K33/241;A61K35/62;A61K35/64;A61K35/646;A61K35/648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张清东 |
地址: | 271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部 神经 麻痹 外敷 膏药 制备 方法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该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主要由如下原料组成:拔毒生肌、止痒组分:黄丹和薄荷;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全蝎、蜈蚣和僵蚕;凉血活血组分:紫草和丹皮;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白芷、桂枝、麻黄和大活;补血活血组分:钩藤、当归和红花;清热、熄风、通络组分:白花蛇舌草、地龙和金银花。本发明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配伍科学,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不仅能够快速治疗突发性面瘫患者,且对经过保守疗法而未恢复或恢复后又复发者的治疗效果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面部神经麻痹,又称“面部表情肌无力”、“面瘫”。是面神经麻痹的明确体征。望诊病人面部表情肌肉不能自主运动,扬眉而额部没有皱纹,闭眼眼睑不能闭合,闭嘴患侧口角下垂,鼓腮口角漏气,露齿时患侧鼻唇沟消失,笑一笑时口角歪向健侧等,触摸时患侧肌肉松弛,即为面部神经麻痹。学术界多数学者认为,面部神经麻痹是由于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刺激而发生痉挛,导致面神经组织缺血、水肿而引起。也可能与局部感染有关。如风湿性面神经炎、潜伏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及滤过性病毒感染等。因面神经经过窄而曲折的骨管由茎乳孔出颅,所以不论是出血或炎症所引起的局部神经组织水肿,都可能压迫神经,引起功能障碍。
目前公开的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发明专利有很多,例如中国专利CN01115087.4授权公告的一种治疗面神经炎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以全蝎10-20份、僵蚕10-20份、白附子10-20份、白芷10-20份、羌活10-20份、桂枝15-30份、麻黄10-20份、地龙15-30份、马钱子10-30份、大黄15-30份、乳香15-30份、麝香0.5-1份、章丹120-240份、香油400-800份为原料,根据每种药物的不同特性,分别以研细,煎炸和混合煎熬、浸泡制成膏剂,按比例制成不同型号的膏药,能够有效治疗面神经炎。但是这一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膏剂仍存在诸多不足,例如:经临床试验验证,此类膏剂祛风、凉血、活血效果不佳,且仅对突发性面瘫治疗效果较好,针对经过保守疗法而未恢复或恢复后又复发者的治疗效果不佳,部分此类患者出现连续外敷3日仍不见环节的情况。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不仅能够快速治疗突发性面瘫患者,且对经过保守疗法而未恢复或恢复后又复发者的治疗效果优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克服前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不仅能够快速治疗突发性面瘫患者,且对经过保守疗法而未恢复或恢复后又复发者的治疗效果优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所述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主要由如下原料组成:
拔毒生肌、止痒组分:黄丹和薄荷;
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全蝎、蜈蚣和僵蚕;
凉血活血组分:紫草和丹皮;
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白芷、桂枝、麻黄和大活;
补血活血组分:钩藤、当归和红花;
清热、熄风、通络组分:白花蛇舌草、地龙和金银花;
所述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将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中的全蝎、蜈蚣和僵蚕粉碎,过60目筛,制得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细粉,备用;
(2)将清热、熄风、通络组分中的白花蛇舌草、地龙和金银花粉碎后置于提取容器中,用5-10倍量体积比为95%的乙醇回流1-2小时,过滤,回收乙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封海山,未经封海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92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