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9212.X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0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封海山;封长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封海山 |
主分类号: | A61K36/748 | 分类号: | A61K36/748;A61K9/06;A61P25/02;A61K33/241;A61K35/62;A61K35/64;A61K35/646;A61K35/648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张清东 |
地址: | 271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部 神经 麻痹 外敷 膏药 制备 方法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主要由如下原料组成:
拔毒生肌、止痒组分:黄丹和薄荷;
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全蝎、蜈蚣和僵蚕;
凉血活血组分:紫草和丹皮;
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白芷、桂枝、麻黄和大活;
补血活血组分:钩藤、当归和红花;
清热、熄风、通络组分:白花蛇舌草、地龙和金银花;
所述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将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中的全蝎、蜈蚣和僵蚕粉碎,过60目筛,制得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细粉,备用;
(2)将清热、熄风、通络组分中的白花蛇舌草、地龙和金银花粉碎后置于提取容器中,用5-10倍量体积比为95%的乙醇回流1-2小时,过滤,回收乙醇;
(3)将凉血活血组分中的紫草和丹皮以及补血活血组分中的钩藤、当归和红花粉碎后置于提取容器中,加入5-6倍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
(4)将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白芷、桂枝、麻黄和大活加入粉碎后置于提取容器中,用4-6倍的水煎煮2-3次,每次1-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
(5)将步骤(2)制得的滤液、步骤(3)制得的滤液和步骤(4)制得的滤液合并,并搅拌为均匀混合液,将步骤(1)制得的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细粉浸泡于制得的均匀混合液中,再次搅拌均匀形成浸泡液,浸泡3-5小时,浸泡完成后浸泡液浓缩至稠膏并干燥,粉碎至细粉;
(6)将拔毒生肌、止痒组分中的薄荷粉碎,过60目筛,将粉碎后的薄荷以及步骤(5)制得的细粉一并加入黄丹中,边混拌边加入芝麻油,制得膏剂,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毒生肌、止痒组分的重量份数为120-160份,其中黄丹和薄荷的重量比为(110-115):(2-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息风镇痉、通络散结组分的重量份数为4-10份,其中全蝎、蜈蚣和僵蚕的重量比为(10-25):(1-3):(10-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凉血活血组分的重量份数为5-10份,其中紫草和丹皮的重量比为(3-6):(2-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祛风燥湿、止疼解表组分的重量份数为10-22,其中白芷、桂枝、麻黄和大活的重量比为(3-6):(3-6):(2-4):(2-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血活血组分的重量份数为4-10份,其中钩藤、当归和红花的重量比为(1-3):(2-5):(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热、熄风、通络组分的重量份数为10-20份,其中白花蛇舌草、地龙和金银花的重量比为(1-2):(3-7):(6-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加入芝麻油的重量份数为280-350份。
9.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每3-8g膏剂为摊制为一贴,每次用三贴,分别贴至太阳穴、耳根和嘴角处,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用外敷膏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每5g膏剂为摊制为一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封海山,未经封海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92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