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除雾方法及除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8156.8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3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重重;熊江勇;张裕荣;吴会波;陈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S1/02 | 分类号: | B60S1/02;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雾 挡风玻璃 风速控制 视频 行车 送风 除雾装置 基于机器 视频图像 图像 截取 存储 视觉 汽车挡风玻璃 驾驶安全性 输出 结果转化 汽车行驶 固定的 起雾 汽车 驾驶 视角 拍摄 | ||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除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1:拍摄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者视角的行车视频;
步骤2:基于行车视频,生成并输出给挡风玻璃(5)送风的风速控制信号;具体为:
步骤2.1:存储行车视频,基于存储的行车视频,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截取视频图像;
步骤2.2:基于截取的视频图像,识别图像的清晰度并将识别结果转化为具体的清晰度值S;
步骤2.3:基于清晰度值S,将当前图像的清晰度值S1与上一图像的清晰度值S0进行比较,生成并输出给挡风玻璃(5)送风的风速控制信号;
步骤3:基于风速控制信号给挡风玻璃(5)送风进行除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除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中,截取视频图像的固定时间间隔为10s、20s、30s三挡,用户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车载计算机对所述时间间隔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除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中,停止拍摄时,自动删除所存的行车视频和截取的视频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除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中,清晰度值S由下列等式确定:
其中,f(x,y)表示图像f对应像素点(x,y)的灰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除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3中,清晰度值S越大,清晰度越高;若S1-S0<0,控制单元(203)发送风速控制信号给执行器(3),执行器(3)给挡风玻璃(5)送风;若S1-S0≥0,控制单元(203)不发送风速控制信号,执行器(3)不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除雾方法,其特征在于:若S1-S0<0,控制单元(203)发送风速控制信号给执行器(3),执行器(3)给挡风玻璃(5)送风;具体为,若|S1-S0|/S1≤5%,执行器(3)给挡风玻璃(5)送风的风速保持在30m/s;若5%<|S1-S0|/S1≤10%,执行器(3)给挡风玻璃(5)送风的风速保持在50m/s;否则,执行器(3)给挡风玻璃(5)送风的风速保持在80m/s。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除雾方法对应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装置包括均连接于车载电源(4)的摄像头(1)、控制器(2)和执行器(3);
所述摄像头(1),用于拍摄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者视角的行车视频;
所述控制器(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于摄像头(1)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器中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中所述步骤2的方法;所述程序包括:
视频处理单元(201),用于存储所述摄像头(1)拍摄的行车视频,基于存储的行车视频,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截取视频图像;
图像处理单元(202),用于基于所述视频处理单元(201)截取的视频图像,识别图像的清晰度并将识别结果转化为具体的清晰度值S;
控制单元(203),用于基于图像处理单元(202)的清晰度值S,将当前图像的清晰度值S1与上一图像的清晰度值S0进行比较,生成并输出给挡风玻璃(5)送风的风速控制信号;
所述执行器(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器(2)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执行器(3)用于基于所述控制单元(203)输出的风速控制信号给挡风玻璃(5)送风进行除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为DSP控制芯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3)包括依次连接的鼓风机(301)、通风管(302)和出风格栅(303);所述出风格栅(303)设于挡风玻璃(5)侧部且所述出风格栅(303)的出风口对准挡风玻璃(5),所述鼓风机(301)与控制器(2)电连接,所述通风管(302)连接鼓风机(301)的出风口和出风格栅(303)的进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81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