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互动餐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6411.5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3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姜颖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颖健 |
主分类号: | E04H3/02 | 分类号: | E04H3/02;E04H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清迪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丁彦峰;贺亚明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通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动 餐厅 系统 | ||
一种互动餐厅系统,墙体上形成有进出餐厅空间的门体;餐厅空间内部设有若干食材点餐装置形成的点餐区;餐厅空间内部设有若干烹饪装置,若干烹饪装置形成若干烹饪区,若干烹饪装置共同连接有上水装置和下水装置;若干烹饪区之间设有由若干桌椅形成的若干用餐区;点餐区、用餐区和烹饪区无遮挡的裸露于餐厅空间的内部,点餐区、用餐区与烹饪区之间无间隔物,或在烹饪区设置间隔物,间隔物上设有进出烹饪区的通口,点餐区、用餐区与烹饪区的周围空间互相连通。点餐区、用餐区、烹饪区之间不设置任何格挡、墙壁、透明玻璃等间隔物。消除了中间环节,实现了顾客与烹饪过程的充分互动,无需工作人员参与烹饪、用餐环节,提升烹饪、用餐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餐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互动餐厅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餐厅大都是前厅与后厨的设置,前厅是顾客的用餐区域,后厨是厨师烹饪食品的区域,两者相互间隔,由明显的间隔物例如墙、隔断、长条的桌子隔开,确保后厨处于封闭的状态。顾客获取食物只能通过服务员/机器人,或者导轨的帮助,将食物传递到顾客的用餐区,顾客是不能参与到食物烹饪过程的。虽然有部分餐饮企业将后厨做成透明的玻璃墙,但是所有用于烹饪的设备都是独立的封闭状态的;也有部分餐饮企业,像呷哺呷哺,在前厅用餐区,虽然有一部分烹饪功能,但是仍然需要后厨完成更大工作量的备料、烹饪功能。
总而言之,餐厅的后厨跟前厅都是相对封闭的,是需要工作人员、或者导轨、链条将后厨、前厅相连通的。这种设计一方面是因为烹饪设备都是需要工作人员操作,或者是半自动设备,另一方面烹饪过程的火、烟、水、电很复杂,出于安全、卫生的考虑,都会封闭起来,不让消费者进入。然而保持封闭的同时,也就割裂了与顾客的关系,用餐高峰期、人流量较大的时期,无论服务员/送餐机器人、还是导轨/链条,送餐速度将大幅降低,无法真正满足顾客用餐需求。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互动餐厅系统,突破了传统餐厅的格局,消除了中间环节,实现了顾客与烹饪过程的充分互动,大幅提升烹饪、用餐效率,有利于提升食物的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互动餐厅系统,包括形成餐厅空间的墙体,所述墙体上形成有进出所述餐厅空间的门体;所述餐厅空间内部位于所述门体两侧的位置设有若干食材点餐装置形成的点餐区;
所述餐厅空间内部设有若干烹饪装置,若干烹饪装置形成若干烹饪区,若干所述烹饪装置共同连接有上水装置和下水装置;
若干所述烹饪区之间设有由若干桌椅形成的若干用餐区;所述点餐区、用餐区和烹饪区无遮挡的裸露于所述餐厅空间的内部,所述点餐区、用餐区与所述烹饪区之间无间隔物,或在所述烹饪区设置间隔物,但是所述间隔物上设有进出所述烹饪区的通口,所述通口的总宽度大于等于二米,点餐区、用餐区与所述烹饪区的周围空间互相连通;
所述点餐区和所述用餐区之间形成有第一行走通道;所述烹饪区与所述用餐区之间形成有第二行走通道;所述用餐区和所述墙体之间形成有第三行走通道;若干所述用餐区之间形成有第四行走通道;
所述第一行走通道、第二行走通道、第三行走通道、第四行走通道和门体之间依次连通后形成顾客流动通道。
作为互动餐厅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食材点餐装置配置有第一摄像装置,食材点餐装置内部陈列有食品组合;所述第一摄像装置用于识别就餐用户的取放动作,当就餐用户取出所述食品组合时,对就餐用户取出的食品组合的类型和数量进行统计;当就餐用户关闭所述食材点餐装置时,对取出的所述食品组合的费用进行统计;从就餐用户的金融账户对取出的所述食品组合的费用进行扣除,给予就餐用户烹饪权限。
作为互动餐厅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烹饪区设有两个,两个烹饪区分别位于所述餐厅空间内部靠近所述墙体的位置;
所述烹饪区的烹饪装置用于接收就餐用户放入的食品组合,接收就餐用户发出的烹饪指令,对食品组合进行烹饪并将烹饪完毕的食品组合进行装盘或打包提供给就餐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颖健,未经姜颖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64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