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车组转向架悬挂系统动力学参数优化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3923.6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8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晓;冯永华;黄照伟;张志波;李贵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组 转向架 悬挂 系统 动力学 参数 优化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车组转向架悬挂系统动力学参数优化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车辆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获取目标车辆的实际振动模态;基于根轨迹法计算车辆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的振动模态;当计算得到的车辆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的振动模态与目标车辆的实际振动模态一致时,确定目标车辆中需要优化的悬挂系统动力学参数,并基于车辆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对目标车辆中需要优化的悬挂系统动力学参数进行优化操作。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转向架悬挂系统动力学参数优化方法和装置,无需进行海量数据分析,简化了对动车组的悬挂系统的优化过程,提高了计算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车组转向架悬挂系统动力学参数优化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悬挂系统的状态直接影响动车组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和舒适性等动力学性能要求。为了保证悬挂系统的动力学性能要求,可以对动车组的悬挂系统中各器件的参数进行监测和分析。
在线监测技术是动车组运营过程中评判其悬挂系统动力学性能要求的重要手段。需要对动车组中装配的悬挂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并采集悬挂系统中各器件的参数,并对采集到的参数进行优化分析。
分析较多依靠海量状态监测数据的统计结果,局限性较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车组转向架悬挂系统动力学参数优化方法和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车组转向架悬挂系统动力学参数优化方法,包括:
建立车辆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
获取目标车辆的实际振动模态;
基于根轨迹法计算车辆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的振动模态;
当计算得到的所述车辆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的振动模态与目标车辆的实际振动模态一致时,确定目标车辆中需要优化的悬挂系统动力学参数,并基于所述车辆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对目标车辆中需要优化的悬挂系统动力学参数进行优化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车组转向架悬挂系统动力学参数优化方法,包括:
建立车辆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
获取目标车辆的实际振动模态;
基于根轨迹法计算车辆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的振动模态;
当计算得到的所述车辆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的振动模态与目标车辆的实际振动模态一致时,确定目标车辆中需要优化的悬挂系统动力学参数,并基于所述车辆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对目标车辆中需要优化的悬挂系统动力学参数进行优化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案中,通过建立的车辆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对目标车辆中需要优化的悬挂系统动力学参数进行优化,与相关技术中分析较多依靠海量状态监测数据的统计结果的方式相比,无需进行海量数据分析,简化了对动车组的悬挂系统的优化过程,提高了计算速度;而且建立的车辆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可以对具有不同整车质量、转动惯量、重心位置的动车组的悬挂系统动力学参数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更好地满足不同动车组的稳定性、平稳性及舒适度等动力学性能要求。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动车组转向架悬挂系统动力学参数优化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39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