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编码器信号复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1907.3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0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管双峰;孟健;张德伟;吴大卫;张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21 | 分类号: | H02K11/21;G01B2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码器 信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编码器信号复用装置,包括编码器读数头、转接线、信号放大盒和两台伺服驱动器;所述编码器读数头安装固定在电机动子上,跟随电机动子一起运动,输出A、B、Z相编码器差分信号;所述转接线分别用于连接读数头与读数头接线端子、读数头接线端子与第一伺服驱动器的编码器接口、第一伺服驱动器的编码器接口与信号放大盒输入端、信号放大盒输出端与第二伺服驱动器的编码器接口,本发明首先将电机编码器读数头送出的差分信号利用差分接收器芯片将其转变为单端信号,然后利用差分驱动芯片将单端信号还原成差分信号,最后经滤波电路处理之后得到平滑的差分信号,电路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输出波形质量好,抗干扰能力强,信号跟随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编码器,特别涉及一种编码器信号复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相继出现,而这就导致旋转电机和直线电机的大规模使用,为此出现了很多成熟的交流伺服电机闭环控制方案,但是不管哪种方案,都必须对电机的位置进行实时反馈,为此电机编码器的使用必不可少,编码器是将信号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通常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种类型,以增量式编码器为例,将位移转变为周期性的电信号,再将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通常情况下,读数头产生的脉冲信号分为A、B、Z相输出,均为差分输出信号,其中A、B相为相互延迟1/4周期的脉冲输出,根据延迟关系区别运动方向,Z相为单圈脉冲,即每圈输出一个脉冲,此时如果需要利用其他设备实时监控电机的运行位置,就需要对A、B、Z相三路差分信号进行一分二复用,目前市场上多用专门的一分二读数头或者ACS驱动器编码器的同步功能,但是两者成本较高,且当电机编码器线加长时,差分信号的衰减和抗干扰性能也会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A、B、Z相差分信号一分二的低成本方案-一种编码器信号复用装置,输出波形质量好,抗干扰能力强,信号跟随性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编码器信号复用装置,包括编码器读数头、转接线、信号放大盒和两台伺服驱动器;所述编码器读数头安装固定在电机动子上,跟随电机动子一起运动,输出A、B、Z相编码器差分信号;所述转接线包括连接读数头与读数头接线端子的第一转接线、连接读数头接线端子与第一伺服驱动器的编码器接口的第二转接线、连接第一伺服驱动器的编码器接口与信号放大盒输入端的第三转接线、连接信号放大盒输出端与第二伺服驱动器的编码器接口或监控装置的第四转接线,四条转接线作为信号的传输路径和用于转换接线端子引脚定义。
优选的,所述信号放大盒包括依次连接的差分信号转单端信号模块、单端信号还原差分信号模块、信号滤波模块,还包括为信号放大盒各模块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模块。
优选的,所述差分信号转单端信号模块采用芯片U1,将读数头送出的A、B、Z相差分信号A+/-、B+/-、Z+/-转换成单端信号A-GND、B-GND、Z-GND,其中A、B、Z相差分信号A+/-间、B+/-间、Z+/-间分别连接电阻R10、R11、R12,用以调节输入阻抗,提升输入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优选的,所述差分信号转单端信号模块的电源端还连接接地的电容C8、C10,用于电源去耦,电源端还连接接地的铁氧体磁珠滤波器L1,用于滤除高频电压分量,稳定芯片供电电压。
优选的,所述单端信号还原差分信号模块采用芯片U2,将单端信号A-GND、B-GND、Z-GND还原成A、B、Z相差分信号A+/-、B+/-、Z+/-,单端信号还原差分信号模块的电源通过并联的电容C6、C7 、C11、C12接地,电源还通过铁氧体磁珠滤波器L2连接VCC端,用以吸收供电电源中的高频噪声。
优选的,所述信号滤波模块用以滤除输出差分信号中的高频成分,防止第二伺服驱动器或者监控装置误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19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扰流结构的水冷电机
- 下一篇:霍尔板组件、塑封电机及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