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粪便循环利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51799.X | 申请日: | 2019-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6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周秋白;朱长生;张正洲;王自蕊;张文平;杨竹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郑海松 |
| 地址: | 330045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粪便处理 粪便 高密度水产养殖 固液分离单元 循环利用装置 藻类处理 处理池 微生物处理池 固液分离 环境问题 养殖废水 有效解决 零排放 水蚯蚓 小水管 枝角类 粪池 套管 粪污 滤袋 托槽 水产养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粪便循环利用装置,属于粪污处理领域。该装置包括固液分离单元及粪便处理单元;所述固液分离单元包括排粪渠、小分粪池、套管、小水管、托槽及固液分离滤袋,所述粪便处理单元包括藻类处理1号池、水蚯蚓处理池、藻类处理2号池、枝角类处理池、微生物处理池;该装置不仅能实现养殖废水零排放,有效解决水产养殖过程带来的环境问题,而且还能将粪便进行有效利用,变废为宝,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粪便利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粪便循环利用装置,属于粪污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发展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技术在未来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高密度养殖动物大量排粪、排尿,自身污染严重,使水产养殖水体中自然生态体系的平衡被打破,生态系统失衡会造成条件致病菌变为致病菌,水生动物的抗病力降低,更易感染致病菌。大量换水产生大量的养殖废水,废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海等天然水体,使天然水体富营养化、底质败坏,导致疾病频繁,也使得天然水体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当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没有采用固液分离,主要混合在一起采用:物理技术,如大量换水、曝气、过滤、沉淀、吸附、气浮等;化学技术,如絮凝、中和、络合、氧化还原、臭氧消毒等;生物技术,如在水产养殖废水中添加或养殖光合细菌、芽孢菌、放线菌、多细菌复合微生物制剂、水生植物、蔬菜、花卉等;但这些技术存在浪费水资源,能耗高,系统复杂,操作繁琐等问题。
目前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养殖废水的随意排放,自然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所以水产养殖污水排放的必须经过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粪便循环利用装置,不仅能有效解决水产养殖过程带来的环境问题,而且还能将粪便进行有效利用,变废为宝,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粪便高效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粪便固液分离单元及粪便处理单元;所述粪便固液分离单元位于粪便处理单元上方;
所述固液分离单元包括排粪渠、小分粪池、套管、小水管、托槽及固液分离滤袋;进一步的排粪渠位于藻类处理1号池后侧池壁顶端,所述小分粪池固定于藻类处理1号池后侧池壁上,进一步的排粪渠一端与小分粪池上端连通;
所述小分粪池底部有3个通道,分别对应一个水蚯蚓处理单元,每个通道由小水管、套管、固液分离滤袋和托槽组成,托槽置于固液分离滤袋下方,用于托举固液分离袋,所述托槽弧度为半圆形,弧度与套管弧度相适应;每个通道的套管有2个,套管1位于小分粪池底部但未穿过小分粪池,套管1通过钉子与小分粪池固定,套管2位于水蚯蚓处理池后侧池壁上但未穿过池壁,套管2通过钉子与水蚯蚓处理池固定;每个通道的小水管有2个,小水管1位于小分粪池底部且穿过小分粪池,小水管2位于水蚯蚓处理池后侧池壁上并穿过池壁;所述小水管1位于套管1内,小水管2位于套管2内,托槽两端分别套入套管1和套管2内,且可在套管内旋转;固液分离滤袋两端分别套在小水管1和小水管2上,通过绳子系紧;所述小水管1的水平高度高于小水管2。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1的高度高于套管2,托槽一端全部进入套管1内时,托槽的另一端刚好可以套入套管2内,当托槽一端因重力作用全部进入套管2内时,由于套管1的高度高于套管2,托槽可套在套管1和套管2内而不掉落,且可旋转。
进一步所述托槽一侧设置了若干漏孔,通过旋转托槽可控制固液分离滤袋中进入藻类处理1号池的废液量;
所述粪便固液分离单元的作用:可将动物代谢废物和非代谢废物分开处理。代谢废物对动物有毒,为营养素,流入藻类处理1号池,利用藻类(植物)处理;非代谢废物粪便固形物,流入水蚯蚓处理池,采用消化能力强的水蚯蚓处理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农业大学,未经江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17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别墅适用废水净化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一体化污水处理器及其处理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