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正交理论的膜结构变形分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1004.5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5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炜;孙攀旭;梁开轩;刘玉森;刘雨桐;李大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正交 理论 膜结构 变形 分解 方法 | ||
1.一种基于正交理论的膜结构变形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四节点正方形单元的空间变形,并得到完备正交坐标基矩阵P;
步骤2:采用四节点正方形单元对膜结构进行划分,并形成四节点正方形单元的节点坐标位移变形向量de;
步骤3:得出节点坐标位移变形向量de投影到完备正交坐标基矩阵P上的投影系数向量p;
步骤4:根据投影系数向量p的大小,判定四节点正方形单元的主要变形,从而对膜结构体系进行变形分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正交理论的膜结构变形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构建X轴向刚体线位移、Y轴向刚体线位移、Z轴向刚体线位移、XOY平面内X轴向拉压变形、XOY平面内Y轴向拉压变形、XOY平面内X轴向弯曲变形、XOY平面内Y轴向弯曲变形、XOY平面剪切变形、Z轴向翘曲变形、XOY平面刚体转动位移、YOZ平面刚体转动位移和XOZ平面刚体转动位移12种基本位移或变形的基向量;并得出完备正交坐标基矩阵P;
步骤1.2:通过上述步骤1.1中的12种基本位移或变形基向量叠加组合成四节点正方形单元的空间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正交理论的膜结构变形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具体包括:
对于四节点正方形单元,采用正交分解法,用其单元节点坐标位移向量构造9种基向量P1~P9;
利用基向量P1~P9通过Schmidt正交化方法得到单元的转动位移基向量P10~P12;
将12种基向量P1~P12构建成完备正交坐标基矩阵P;
P=[P1 P2 P3 P4 P5 P6 … P11 P12] (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10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