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感、光电或锂离子电池用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8593.1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1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伟;王海青;李艳敬;孙学凤;孙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18 | 分类号: | C01B33/18;C01G23/053;C01B32/15;H01M4/36;H01M4/485;H01M4/62;H01M10/0525;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洁 |
地址: | 25035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 光电 锂离子电池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应用在传感、光电或锂离子电池上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制备设定粒径的球形二氧化硅;然后制备设定壳层厚度的二氧化钛包覆二氧化硅的球形颗粒;再将所述的球形颗粒与间苯二酚、乙醇、水、氨水、甲醛混合,经搅拌后,产物进行分离、洗涤,干燥,研磨后,煅烧,得到球形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碳复合材料;最后将球形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碳复合材料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进行刻蚀,反应后的产物进行分离、洗涤,干燥,研磨后得到蛋黄壳形貌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碳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传感、光电或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传感、光电或锂离子电池上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近年来,二氧化硅由于其丰富的容量、低的放电电位以及能够储存大量的锂离子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文献报道了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0.0~1.0V(vs Li/Li+)的电位范围内与锂离子反应,可逆容量为400mAh g-1。此外,不同形貌的二氧化硅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被研究,如纳米片、纳米管、纳米盒等,并且二氧化硅与其他材料的复合材料也得到了积极的研究。
二氧化钛在~1.7V(vs Li/Li+)下具有良好的放电电位,可避免电解质的分解和锂金属枝晶的形成,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低成本的安全性,被认为是石墨的另一种替代物。二氧化钛在充放电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电导率(10-5~10-2S cm-1),且在充放电过程中具有较低的体积膨胀,较长的循环寿命和较好的耐久性,推动了二氧化钛电极材料作为高性能储能器件的研究。但是二氧化钛材料的主要的挑战是的理论容量相对较低(1206F/g),这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实际应用,这是因为二氧化钛的电子带隙较宽(~3.2eV),其高电阻率将导致电荷储存装置的内部电阻较强。人们一直致力于通过引入氧空位、掺杂原子或结合碳材料来修饰二氧化钛,从而有效地提高导电率。尽管如此,迄今为止报道的二氧化钛基电极材料,仍未达到高性能储能装置的标志。其中一种可能的方法是设计新颖的纳米结构。
近年来,不同形貌的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碳复合材料被相继报道,比如纳米球、纳米片和纳米带等形貌,但关于蛋黄壳形貌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碳复合材料的报道极为少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8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