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GNSS/INS组合导航控制器的在环仿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3894.5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6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熊璐;魏琰超;夏新;陆逸适;余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nss ins 组合 导航 控制器 仿真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GNSS/INS组合导航控制器的在环仿真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以储存INS数据的第一SD卡、用以储存GNSS数据的第二SD卡、第一单片机、第二单片机、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GNSS信号发送模块、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INS信号发送模块、用以组合导航的整车控制器以及上位机,所述的第一SD卡通过第一单片机的SDIO通信接口连接第一单片机,所述的第二SD卡通过第二单片机的SDIO通信接口连接第二单片机,所述的第一单片机通过CAN1总线与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的第二单片机通过CAN2总线与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整车控制器与上位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离线使用方便、时间精度高、应用广泛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器的在环仿真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GNSS/INS组合导航控制器的在环仿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智能车的发展,导航作为智能车上重要的一部分,其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大多的定位方式是通过GNSS/INS的数据融合来进行组合导航,而其实现的途径便是控制器。控制器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起到运算与控制的作用,它采集各传感器的信号并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的结果转变为控制信号,从而控制被控对象的工作。对于用于组合导航的控制器来说,通过采集GNSS、INS等信号,解算得到车辆位置、速度、航向姿态等信息,从而达到车辆定位与导航的目的。
通常对控制器采用硬件在环的测试方法测试其性能。组合导航算法的运算量较大,想要验证控制器对组合导航算法的解算性能,仍要通过在环仿真平台。但是目前的控制器在环仿真平台缺乏模拟GNSS/INS信号输入,因此无法对组合导航算法有效验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GNSS/INS组合导航控制器的在环仿真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GNSS/INS组合导航控制器的在环仿真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以储存INS数据的第一SD卡、用以储存GNSS数据的第二SD卡、第一单片机、第二单片机、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GNSS信号发送模块、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INS信号发送模块、用以组合导航的整车控制器以及上位机,所述的第一SD卡通过第一单片机的SDIO通信接口连接第一单片机,所述的第二SD卡通过第二单片机的SDIO通信接口连接第二单片机,所述的第一单片机通过CAN1总线与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的第二单片机通过CAN2总线与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整车控制器与上位机连接;
所述的第一SD卡储存txt格式的INS数据,所述的第一单片机通过SDIO通信接口读取第一SD卡储存的txt文件,进而读取所储存的INS数据;所述的第二SD卡储存txt格式的GNSS数据,所述的第二单片机通过SDIO通信接口读取第二SD卡储存的txt文件,进而读取所储存的GNSS数据;所述的第一单片机模拟真实的INS的数据速率,并向连接整车控制器的CAN1总线发送INS报文;所述的第二单片机模拟真实的GNSS的数据速率,并向连接整车控制器的CAN2总线发送GNSS报文;整车控制器根据CAN1、CAN2总线接收的数据进行组合导航在线解算;上位机采集整车控制器组合导航解算的结果,完成仿真。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SD卡采用两个txt文件储存INS数据,其中第一个txt文件中,一行数据分别为:X轴加速度低位数据、X轴加速度高位数据、Y轴加速度低位数据、Y轴加速度高位数据、Z轴加速度低位数据、Z轴加速度高位数据;第二个txt文件中,一行数据分别为:X轴加速度增量低位数据、X轴加速度增量高位数据、Y轴加速度增量低位数据、Y轴加速度增量高位数据、Z轴加速度增量低位数据、Z轴加速度增量高位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38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