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控制装置及电动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0888.4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5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娟;成玲;赵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控制装置 驱动单元 半导体开关单元 控制器 电动车 电池 充放电 控制信号驱动 新能源技术 导通状态 断开状态 发送控制 集成度 电连接 配电箱 轻量化 驱动 响应 | ||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控制装置及电动车,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电池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池是否充放电,电池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驱动单元、以及半导体开关单元,控制器、驱动单元、半导体开关单元及电池依次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向驱动单元发送控制信号;驱动单元用于根据控制信号驱动半导体开关单元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半导体开关单元用于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控制电池是否充放电。该电池控制装置具有响应速度快、提高配电箱集成度和轻量化程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控制装置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车的电池向负载放电以及充电枪通过充电端口向电池充电时,一般在高压配电箱上采用高压直流继电器来控制电池与负载和充电端口之间的通断。由于高压直流继电器尺寸较大,使得高压配电箱的空间利用率低,发热不集中,不利于高压配电箱的集成化。且高压直流继电器是通过线圈通电产生磁场把触点吸合,从线圈通断电到继电器触点发生动作的过程存在延时,电池向负载放电以及电池进行充电时存在延时,及时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控制装置及电动车,该电池控制装置具有响应速度快、提高配电箱集成度和轻量化程度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池是否充放电,电池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驱动单元、以及半导体开关单元,控制器、驱动单元、半导体开关单元及电池依次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向驱动单元发送控制信号;驱动单元用于根据控制信号驱动半导体开关单元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半导体开关单元用于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控制电池是否充放电。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包括电池、配电箱和电池控制装置,电池控制装置与电池电连接,电池控制装置设置在配电箱内;电池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池是否充放电。电池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驱动单元、以及半导体开关单元,控制器、驱动单元、半导体开关单元及电池依次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向驱动单元发送控制信号;驱动单元用于根据控制信号驱动半导体开关单元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半导体开关单元用于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控制电池是否充放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控制装置及电动车,通过电池控制装置控制电池是否充放电。该电池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驱动单元、以及半导体开关单元,控制器、驱动单元、半导体开关单元及电池依次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向驱动单元发送控制信号;驱动单元用于根据控制信号驱动半导体开关单元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半导体开关单元用于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控制电池是否充放电。可见,采用半导体开关单元取代高压直流继电器控制电池是否充放电,同等电流级别的半导体开关单元和高压继电器相比,半导体开关单元的外形高度只有高压直流继电器的三分之一,有的甚至只有高压直流继电器的五分之一,可以将配电箱的尺寸大大缩小;由于半导体开关单元具有热量集中的优点,可以大大提高配电箱的集成度和轻量化程度;且半导体开关单元还具有响应速度快的特点,也可以提高电池充放电的及时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的结构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池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电池控制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电池控制装置与电池正极连接的电路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08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