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垂直泊车的路径规划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40799.X | 申请日: | 2019-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0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庭伟;景立群;宋士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湘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W30/06 | 分类号: | B60W30/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 地址: | 3112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泊车 路径 规划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垂直泊车的路径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车辆参数和环境信息计算所需最小车位长度;
S2,比较实际车位长度和最小车位长度;
S3,根据步骤S2比较结果选择泊车方式,如果实际车位长度大于最小车位长度,采用一次泊车到位的路径规划设计,如果实际车位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最小车位长度,采用多步泊车到位的路径规划设计;
一次泊车到位的路径规划,以车位中线R为基准确定各坐标参数,起始位置为车后轴中心距离中线R的位置;包含以下参数:W:车辆宽度,L:车身长度,Rmin:最小转弯半径,Cx:侧向距离,b:后轴中心到车尾的距离,d3:本车在车位里距离两侧的距离,d1:车辆后轴最内点距离车位的安全距离,Δd:一次泊车到位约束段长度,L2:超声波识别的实际车位长度,Lmin:计算得到的所需最小车位长度,
上述参数具有以下几何关系:
L2=W+2·d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泊车的路径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泊车到位的路径规划包括:采用最小转弯半径,根据最小侧向距离判断所需求的最小车位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垂直泊车的路径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泊车到位的路径规划还包括:曲线段开始前需使用直线段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垂直泊车的路径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两个侧后探头测到车辆进入车位后,开始对两侧车辆的车身姿态进行识别,在识别后重新规划路径,开始新的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泊车的路径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车辆侧边的超声波探头识别到侧向距离Cx和实际车位长度L2后,如果L2≥(Lmin-10),则选择一次泊车到位的路径规划设计,反之则选择多步泊车到位的路径规划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垂直泊车的路径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泊车到位的路径规划设计还包括起始转弯点:设车辆的起始位置为A0,坐标为(x0,y0,a0)则需要直行到位置A1后再开始沿圆弧运动,此时车辆运动轨迹为直线与相切圆弧组成,由于前一步计算最小车位长度时假设起始位置的姿态角为0,因此需要补足圆弧,设补足后虚拟的起始点为Ax,按照Ax位置规划最小车位,此时不确定结束点姿态角是否为90°,设结束点x坐标为0,A1状态对应的起始转弯点坐标为(x1,y1,a1),则虚拟点Ax坐标为(xx,yx,ax),根据几何关系应满足如下关系:
xx=x1+Rmin·sin(α1)
yx=y1+Rmin·[1-cos(α1)]
其中f表示后轴至车头的距离,也是车辆进入车位后车后轴中心距离车位水平线的距离,即车位障碍点的y坐标;
建立直行段的直线方程:
y0-y1=tan(a0)·(x0-x1),
根据下式:
其中Lact为实际车位长度,将前一步的yx代入此式即可求得起始转弯点A1的坐标x1和y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湘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湘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07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