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铟、铊共掺的碘化铯闪烁体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39839.9 | 申请日: | 2019-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5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贡浩飞;朱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琥珀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11/62 | 分类号: | C09K11/62;C23C14/06;C23C14/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李妮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铊共掺 碘化 闪烁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铟、铊共掺的碘化铯闪烁体及其应用,所述闪烁体的化学组成通式为:(Cs1‑x‑yTlxIny)I1+2y,0x≤0.05、0y≤0.05。将铟、铊共掺的碘化铯闪烁体应用于制备的铟、铊共掺的碘化铯薄膜,薄膜采用热蒸发工艺制备。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铟、铊共掺的碘化铯闪烁体制备的铟、铊共掺的碘化铯薄膜具有高闪烁效率和高稳定性,特别是稳定性的提高将对促使CsI闪烁材料在高分辨X成像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闪烁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铟、铊共掺的碘化铯闪烁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碘化铯(CsI)系闪烁材料主要包括纯CsI产生的本征CsI系闪烁体材料及其掺杂后产生的非本征CsI系闪烁体材料。本征CsI系闪烁体具有均匀性高、光输出高、余辉较小等特点,但纯CsI晶体的荧光时间太短,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不能够直接接受其信号。非本征闪烁体中掺铊碘化铯(CsI:Tl)晶体密度较大,转换后的可见光可以与CCD匹配,同时CsI:Tl晶体具有较高的光产额和优良的抗辐照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闪烁晶体。
然而,CsI:Tl晶体稳定性远不如CdWO4、BaF2等闪烁晶体材料,其较低稳定性极大的制约了该类闪烁材料的发展,如何提高CsI:Tl晶体的稳定性是研究此类材料的关键技术。卤素类闪烁材料(如NaI、CsI等)的稳定性主要是此类材料的潮解性引起的,抑制此类材料的潮解性是提高材料稳定性的关键。元素掺杂是改善材料和器件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诸如通过对CsI进行Na元素掺杂可以有效增强闪烁体的光产能,通过对CsI进行Yb、Bi元素的掺杂进行余晖性能的减弱。但到目前为止,能显著提高CsI闪烁材料稳定性的元素掺杂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铟、铊共掺的碘化铯闪烁体及其应用,该闪烁体在具有高闪烁效率的基础上,还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铟、铊共掺的碘化铯闪烁体,所述闪烁体的化学组成通式为:(Cs1-x-yTlxIny)I1+2y,0x≤0.05、0y≤0.05。
本发明所述的铟、铊共掺的碘化铯闪烁体可应用于制备的铟、铊共掺的碘化铯薄膜。
优选的,所述薄膜采用热蒸发工艺制备。
优选的,所述热蒸发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组成通式:(Cs1-x-yTlxIny)I1+2y称取化学计量比的CsI、TlI和InI3,在混合均匀后装入固定在电极上的钼金属蒸发舟内;
(2)将衬底基片加热至150~250℃,并调节热蒸室内气压至10-5~10-3Torr,以的蒸镀速率进行蒸镀,在衬底基片上的薄膜厚度达到30~600μm后停止蒸镀;然后在100~350℃下进行退火处理30~90min,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优选的,所述衬底基片选用铝片、玻璃、陶瓷材料、单晶硅片、石英片中的一种。
经过实验图谱分析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铟、铊共掺的碘化铯闪烁体制备的铟、铊共掺的碘化铯薄膜具有高闪烁效率和高稳定性,特别是稳定性的提高将对促使CsI闪烁材料在高分辨X成像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掺铊碘化铯在共掺铟离子前后的X射线激发发光效率的差异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琥珀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琥珀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98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量子点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铕离子掺杂的硅铝酸盐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