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玻纤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37500.5 | 申请日: | 2019-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4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易登峰;邹泓;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蓝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171/00 | 分类号: | C09J171/00;C09J11/04;C09J11/06;C09J11/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邓文武 |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玻纤热 塑性 复合材料 硅烷 改性 密封胶 制备 方法 | ||
1.基于玻纤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硅烷改性聚醚、填料、增塑剂、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和抗氧化剂加入到行星反应釜中,并进行至少2h且200-250℃高温脱水处理;
步骤二、将行星反应釜中的预混合料降温至40℃以下,并通过温度显示器观察温度变化情况;
步骤三、向行星反应釜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及催化剂,并边加入边搅拌,且搅拌时长至少为1小时;
步骤四、待搅拌完成后,将混合料转移至玻纤原料混合,制备玻纤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玻纤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增塑剂包括与硅烷改性聚醚主链结构相类似的PPG3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玻纤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硅烷偶联剂包括A-171添加剂,且所述硅烷改性聚醚和A-171添加剂的质量比为5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玻纤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硅烷偶联剂为含氨基的硅烷偶联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玻纤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催化剂包括二醋酸二丁基锡和新型2价有机锡,且所述二醋酸二丁基锡和新型2价有机锡的质量比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玻纤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填料包括石棉粉、铝粉和碳酸钙,所述石棉粉、铝粉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玻纤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钙包括轻质碳酸钙和重质碳酸钙,且所述轻质碳酸钙和重质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玻纤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碳酸钙的粒径小于0.25um,且所述重质碳酸钙的粒径范围为2.0-4.0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蓝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75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