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通锻件锻造方法及其制品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37485.4 | 申请日: | 2019-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4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马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东盛锻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K1/16 | 分类号: | B21K1/16;B21J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光明 |
| 地址: | 215138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锻造 变形量 预锻 终锻 终锻模膛 锻件 坯件 加热 断裂 三通 防脱碳涂层 变形加工 合格坯料 坯件表面 使用寿命 竖直冲孔 水平冲孔 退火处理 奥氏体 锻造性 坯料 涂覆 下料 预设 磨损 金属 筛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通锻件锻造方法及其制品,属于锻造领域,包括筛选合格坯料进行下料,并在下料过程去掉坯料的头尾形成坯件;将坯件表面涂覆防脱碳涂层;对坯件进行始锻加热,始锻加热温度在1100℃‑1150℃之间;进行预设次数的预锻,总预锻变形量在总锻造变形量的30%‑45%;进行终锻,终锻温度不低于960℃;进行水平冲孔、竖直冲孔;退火处理。始锻温度在1100℃‑1150℃之间,高于奥氏体转温度,易于变形加工,不易出现断裂,温度在960℃以上,一直保持较好的可锻造性,减少裂纹的产生。在进行锻造时,先进行预锻,减少终锻的变形量,不至于因变形量过大而断裂,同时还可以减少终锻模膛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使金属易于充满终锻模膛,最终的锻造形状更加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锻造,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三通锻件锻造方法及其制品。
背景技术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
目前,申请号为CN10798389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锻造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次加热:加热为将要锻造的钢锭在700℃以下加热5.5个小时,升高温度在700-800℃下加热10.5个小时,在6.5个小时内将温度升至1220-1240℃,再在1220-1240℃下加热2.5个小时;
(2)镦粗、压方:采用冲床;制坯,采用空气锤;模锻,采用摩压机;第一次切边,采用冲床,此时利用钢锭余热;
(3)第二次加热:获得的坯材进行再次加热,加热至1090-1110℃,然后对钢锭镦粗,旋转压平;
(4)热校正;第二次切边,采用冲床;表面清理和抛丸,采用抛丸机进行抛丸处理,并通过砂轮机进行表面清理;
(5)对4)步获得的坯材进行再次加热,加热至1060~1090℃,锻造所需要的规格后,退火:800~900℃缓冷,淬火:1050~1100℃油冷;
(6)超声波探伤检验;
(7)抛丸和冷校正,采用抛丸机进行抛丸处理,冷较正采用摩压机;
(8)检验;
(9)防锈处理,将锻件放入防锈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捞出;
(10)完成,得到成品。
这种锻造工艺虽然能够有效减少锻造时产生裂纹,但是其工艺过于发杂繁琐,其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通锻件锻造方法及其制品,具有减少裂纹且简单实用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三通锻件锻造方法,包括
筛选合格坯料进行下料,并在下料过程去掉坯料的头尾形成坯件;
将坯件表面涂覆防脱碳涂层;
对坯件进行始锻加热,始锻加热温度在1100℃-1150℃之间;
进行预设次数的预锻,总预锻变形量在总锻造变形量的30%-45%,每次预锻变形量不得大于基准变形量;
进行终锻,终锻温度不低于960℃;
以低于预设值的冲孔速度进行水平冲孔、竖直冲孔;
退火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东盛锻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东盛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74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载重卡车半轴锻造工艺
- 下一篇:用于冷镦机的调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