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主轴数控车床的底座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6512.6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1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泽毅 |
主分类号: | B23Q1/01 | 分类号: | B23Q1/01;B23Q1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浩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0 | 代理人: | 石艳丽 |
地址: | 413500 湖南省益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振腔 支撑座 底承座 均匀排列 数控车床 底座 双主轴 倾斜设置 使用寿命 加强槽 内顶部 顶面 搬运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双主轴数控车床的底座,包括底承座和支撑座;底承座的截面呈矩形;底承座内设置有若干第一减振腔;第一减振腔的截面呈矩形;若干第一减振腔均匀排列设置在底承座内;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加强槽;支撑座固定在底承座上;支撑座的顶面倾斜设置,并且支撑座顶面的倾斜角度为45°;支撑座内设置有若干第二减振腔和若干第三减振腔;第二减振腔的截面呈矩形;若干第二减振腔均匀排列设置在支撑座的内底部;第三减振腔的截面呈三角形;若干第三减振腔均匀排列设置在支撑座的内顶部。本发明质量轻、结构强度高,搬运轻松,使用寿命长,对数控车床的实际生产十分有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控车床领域,具体涉及双主轴数控车床的底座。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车削中心,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配备多工位刀塔或动力刀塔,机床就具有广泛的加工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一方面,数控车床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力,振动力加上工作组件本身的重量会对底座产生较大的压力,底座自身结构强度不够容易产生机械疲劳,对产品的生产造成有害的影响;另一方面,现有数控车床体积大,质量大,搬运麻烦,并且容易压迫损坏工厂车间的地面。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强度高、质量轻的数控车床的底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强度高、质量轻的双主轴数控车床的底座。
本发明为实现其技术效果而采用的解决方案为:
双主轴数控车床的底座,包括底承座和支撑座;所述底承座的截面呈矩形;所述底承座内设置有若干第一减振腔;所述第一减振腔的截面呈矩形;所述若干第一减振腔均匀排列设置在所述底承座内;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减振腔相互连通;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加强槽;所述加强槽的数目与所述第一减振腔的数目一致,每一个所述第一减振腔的下方对应一个所述加强槽;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减振腔与所述加强槽相互连通;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底承座上;所述支撑座的顶面倾斜设置,并且所述支撑座顶面的倾斜角度为45°;所述支撑座内设置有若干第二减振腔和若干第三减振腔;所述第二减振腔的截面呈矩形;所述若干第二减振腔均匀排列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内底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减振腔相互连通;所述第三减振腔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若干第三减振腔均匀排列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内顶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减振腔相互连通;所述第三减振腔的数目与所述第二减振腔的数目一致,每一个所述第三减振腔的下方对应一个第二减振腔;相对应的所述第三减振腔与所述第二减振腔相互连通。
优选地,所述底承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和所述第一减振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底承座底部的一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双层加强槽;所述第一双层加强槽的隔板上设置有螺孔。
优选地,所述底承座底部的另一侧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双层加强槽;所述第二双层加强槽的隔板上设置有螺孔。
优选地,所述底承座底部的另一侧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双层加强槽的两侧;所述第二双层加强槽的隔板向外凸出与两片所述固定片构成工字型加强固定件。
优选地,所述第二减振腔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截面呈相互对称的三角形,所述第一腔体位于矩形的左上侧,所述第二腔体位于矩形的右下侧;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三减振腔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减振腔中的第一腔体连通。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内还设置有若干第四减振腔和若干第五减振腔;所述若干第四减振腔均匀排列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内底部,并且所述若干第四减振腔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的右侧;所述第五减振腔均匀排列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内底部,并且所述第五减振腔设置在所述第四减振腔的右侧。
优选地,所述第四减振腔的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五减振腔的截面呈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泽毅,未经陈泽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6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材专用钻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全自动钻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