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36256.0 | 申请日: | 2019-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5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赵珊珊;宋晓辉;李雅洁;高菲;李建芳;张瑜;徐东杰;贾志义;马维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J3/28;H02J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配电网 接纳 分布式 电源 能力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配电网加装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
基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加装了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配电网的优化结果;
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判断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是否满足提高要求,如果没有满足提高要求,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至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配电网加装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包括:
通过可靠性评估、电压灵敏度分析或长期运行工况历史数据确定配电网的薄弱节点;
在每个薄弱节点处分别加装柔性控制系统;
在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处加装分布式储能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每个薄弱节点处分别加装柔性控制系统,包括:
基于配电网潮流优化分布、建设运行维护成本的要求以及所述薄弱节点确定柔性控制系统的安装容量;
基于所述安装容量在每个薄弱节点处分别加装柔性控制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处加装分布式储能系统,包括:
基于接入的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出力确定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安装容量;
基于所述安装容量在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处加装分布式储能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控制系统包括分布式柔性潮流控制装置及其附属元件;
其中,所述分布式柔性潮流控制装置包括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或晶闸管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加装了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配电网的优化结果之前,包括:
采用仿真试验法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所述第一表征参数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加装了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配电网的优化结果,包括:
以所述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为目标,并以配电网中各个节点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约束,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得到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对应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
基于所述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确定变压器分接头位置;
基于所述接入种类、接入位置、接入方式和变压器分接头位置确定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并基于所述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为配电网加装无功补偿装置;
基于所述接入种类、接入位置、接入方式、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以及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进行网络重构,并基于新的配电网确定配电网中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各自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结果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变压器分接头位置、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以及配电网中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各自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625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