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船舶穿舱管路的抗冲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4562.0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7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嵇春艳;施兴华;张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3/16 | 分类号: | F16L3/16;F16L55/02;F16L3/205;F16L3/18;F16L3/217;F16L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船舶 管路 冲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船舶穿舱管路的抗冲击装置,其特征是,在穿越舱壁一段的管路上套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为一端设有大凸肩的组装式圆筒管,所述连接管上位居所述舱壁左侧,即靠近大凸肩端套装有组装式刚性连接装置,右侧套装有组装式抗冲击装置,所述连接管设有的大凸肩与所述舱壁之间沿圆周方向等均设置有若干油缸一;所述舱壁的孔壁上固定穿装有舱壁套筒,左右两侧的管路上镜像套装有与舱壁相连接的组装式外筒体。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使用方便。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可降低管路与舱壁连接处的应力,有效降低与舱壁连接处管路的变形量,防止管路与舱壁连接处在冲击作用下发生断裂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涉及舰艇管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抗冲击管路穿舱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舰船在其服役期间,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冲击问题,它直接关系到舰船在战争中的战斗力和生命力。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使得舰船的作战环境非常恶劣。高性能的炸弹爆炸对舰船的冲击作用越来越大,使得舰艇的抗冲击能力已成为作战能力强弱的重要技术指标。即使在和平时期,由于巡航引起的碰撞冲击也可能对舰船造成较大的伤害。
舰上管路系统众多,舰艇遭受近距离水下爆炸冲击后,尽管船体结构完整,但许多舰艇系统设备却遭到功能性破坏,如:管路螺纹接头破裂、设备与附近的设备或结构发生干涉碰撞等等。尤其舰艇管路系统对冲击载荷作用非常敏感,在强冲击过程中经常由于应力过大而出现破坏现象,从而造成舰船主要设备无法工作,陷入瘫痪状态。舰船管路系统遍布全船,庞大复杂,已有多次海战和实船爆炸试验表明管路与舱壁的连接处是整个管路系统的薄弱部位之一,在冲击过程中出现严重破坏,因此舰艇管路系统的冲击破坏是舰艇结构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尤其是提高管路穿舱处的冲击隔离技术和抗冲能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管路穿舱主要是采用加大管路穿舱处的壁厚是最常用的做法之一,或是采用波纹管抵抗冲击,或在管路与舱壁的连接件处加入一些聚氨酯材料,或是直接加弹簧支座。这些做法的抗冲击不利之处在于:(1)传统的加大管径可抵抗外载荷的作用,但冲击载荷作用下,变直径处很容易破坏;(2)如果在管路与舱壁连接处采用波纹管,只可以抵抗沿着管路长度方向的冲击作用;(3)在管路与舱壁的连接处加上聚氨酯材料,有一定的抗冲击作用,但抵抗较严重的冲击作用需要加较厚的弹性材料,则管路的柔度太大;(4)弹簧加上后也会造成在不抵抗冲击载荷时管路的柔度过大。
发明内容
为了防止管路的变形大、应力大对管路系统造成破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冲击管路穿舱结构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管路与舱壁接近于刚性连接,变形较小;管路系统受到冲击时,通过系统的变形和相关弹性系统来吸收冲击能量,能大大降低管路与设备连接处发生断裂的风险,起到有效保护管路与设备连接部位的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船舶穿舱管路的抗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穿越舱壁4一段的管路7上套装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为一端设有大凸肩的组装式圆筒管,所述连接管6上位居所述舱壁4左侧,即靠近大凸肩端套装有组装式刚性连接装置2,右侧套装有组装式抗冲击装置3,所述连接管6设有的大凸肩与所述舱壁4之间沿圆周方向等均设置有若干油缸一6-4;所述舱壁4的孔壁上固定穿装有舱壁套筒5,左右两侧的管路7上镜像套装有与舱壁4相连接的组装式外筒体1。
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管6与所述管路7之间还设置有聚氨酯材料套管6-3。
进一步优选,所述外筒体1与所述管路7之间还设置有聚氨酯材料垫圈1-3。
进一步优选,所述刚性连接装置2由至少2个半圆管2-2,半圆管2-2两端分别2个半圆环盘2-3构成,所述半圆环盘2-3的外圆周面与半圆管2-2内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半圆环盘2-3的内圆周面与所述连接管6外圆周面固定连接形成一封闭环形空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45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撑器具及管道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管道隔振防冲击的万向粘滞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