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晶体的屈光度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0423.0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3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郑历;张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明视康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0 | 分类号: | G02B27/00;A61F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3100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晶体 屈光度 计算方法 | ||
1.一种人工晶体的屈光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角膜前表面切向曲率计算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通过角膜后表面切向曲率计算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进一步根据前、后表面的曲率半径及角膜厚度、前房深度、眼轴长度、人工晶体参数、预留屈光度,计算前表面入射光、出射光的焦距,后表面入射光、出射光的焦距,及人工晶体入射光的焦距,从而计算所述人工晶体的屈光度;
所述人工晶体参数包括:人工晶体的A常数、人工晶体的厚度;
所述屈光度计算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确定人工晶体的A常数及预留屈光度;
步骤S2,根据预留屈光度,计算角膜前表面的入射光焦距
步骤S3,选择待计算的光学路径;具体为,在瞳孔和角膜顶点为中心3mm所在共同区域内,找到全角膜屈光力图中屈光力最小的区域,选取所述屈光力最小区域的中央点,将所述中央点作为待计算的光学路径;
步骤S4,通过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和光学生物测量系统获取所需基础数据;
步骤S5,通过所述角膜前表面切向曲率计算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
步骤S6,根据光线经过角膜前表面的折射,计算出射光焦距;
步骤S7,根据光线经过角膜后表面的折射,计算出角膜后表面的入射光焦距;
步骤S8,使用角膜后表面切向曲率计算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
步骤S9,经过角膜后表面折射后,计算2nd折射面的出射光焦距;
步骤S10,经过人工晶体折射时,计算出人工晶体折射面的入射光焦距
步骤S11,根据光线最后聚焦于视网膜上,计算人工晶体折射面的出射光焦距;
步骤S12,计算所需植入的人工晶体的屈光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体屈光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人工晶体为Toric人工晶体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13,在所述人工晶体的屈光度中引入陡峭轴,对所述屈光度进行修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工晶体屈光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基础数据包括:角膜厚度CT、前房深度ACT、角膜前表面切向曲率Kf、角膜后表面切向曲率Kb、眼轴长度AL、自然晶体厚度L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晶体屈光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膜前表面切向曲率图和角膜屈光力图,及所述角膜厚度、前房深度、角膜前表面切向曲率、角膜后表面切向曲率、眼轴长度,通过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和光学生物测量系统进行测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晶体屈光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5中计算角膜曲率半径,进一步地,通过公式(2)计算:
式(2)中,Rf为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N为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使用的固定屈光指数1.3375,n1为空气屈光指数1.000,Kf为角膜前表面切向曲率;
所述步骤S6中计算出射光焦距,通过式(3)计算:
式(3)中,S2为角膜前表面折射面的出射光焦距,n2为角膜屈光指数1.376,n1为空气屈光指数1.000,Rf为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S1为角膜前表面折射面的入射光焦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明视康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明视康眼科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04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