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铸模具设计的浇注结构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9715.2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0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熊毅;王蕾;邰鑫;孙育竹;高志华;陈元博;刘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邢立立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层 记忆合金 导热丝 冷却管 加热 变形 定模模芯 动模模芯 浇注结构 压铸模具 内层 模具 模具技术领域 模具加工成本 内壁接触 维护管理 压铸成型 加热层 粘结层 动模 外壁 匹配 外部 | ||
1.一种压铸模具设计的浇注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定模(1)、定模模芯(2)、动模(3)、动模模芯(4)、导向柱(5)、导缓冲定位螺杆(6)、压簧(7)、定位螺母(8);定模(1)的内部嵌设有定模模芯(2),定模(1)的上表面四角固定有导向柱(5),导向柱(5)活动穿设在动模(3)的四角内,动模(3)的内部活动嵌设有动模模芯(4),动模模芯(4)的上表面连接有导缓冲定位螺杆(6),导缓冲定位螺杆(6)的外部套设偶压簧(7),压簧(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动模(3)的内顶壁以及动模模芯(4)的上表面之间呈抵触设置,所述的定位螺母(8)旋接在位于动模(2)上表面外部的导缓冲定位螺杆(6)上;
它还包含变形加热冷却层(9)、粘结层(10)、型腔(11)、动模模具(12);所述的动模模芯(4)以及定模模芯(2)的内部均通过粘结层(10)固定有变形加热冷却层(9);定模模芯(2)内的变形加热冷却层(9)的内层嵌设有厚度为5mm的型腔(11),动模模芯(4)内的变形加热冷却层(9)的内层嵌设有厚度为5mm的动模模具(12);
上述变形加热冷却层(9)由导热丝(9-1)、冷却管(9-2)以及记忆合金管(9-3)构成;其中冷却管(9-2)的外部套设有记忆合金管(9-3),记忆合金管(9-3)与冷却管(9-2)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导热丝(9-1),导热丝(9-1)绕设在冷却管(9-2)的外壁上,且导热丝(9-1)与记忆合金管(9-3)的内壁接触设置;
上述的定模模芯(2)的上表面以及动模模芯(4)的下表面四边上均旋设有数个定位板(13),定位板(13)一边的开孔(13-1)内活动插设有旋接杆(14),旋接杆(14)的下端螺纹端穿过开孔(13-1)后,螺纹连接在定模模芯(2)以及动模模芯(4)中的螺纹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设计的浇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模芯(4)的下表面设有数个限位凸起(4-1),所述的定模模芯(2)的上表面上设有数个与限位凸起(4-1)相配合卡设的凸起嵌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设计的浇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管(9-2)为耐高温软胶管,其内部流动设有空气、冷却水或者冷却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设计的浇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管(9-2)为导热硅胶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设计的浇注结构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形加热冷却层(9)为管状结构,且呈“S”形布设于粘结层(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设计的浇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模具(12)、型腔(11)的厚度均为5-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设计的浇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层(10)的厚度为5-50mm。
8.一种压铸模具设计的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工作步骤如下:通过模具预先制作动模模具(12)和型腔(11),并将制作好的动模模具(12)嵌入动模模芯(4)内,用力将该动模模具(12)向变形加热冷却层(9)移动,由于变形加热冷却层(9)中记忆合金管(9-3),其受到外部施力,根据其受力点而发生形变,该形变与动模模具(12)的外形相匹配,使得变形加热冷却层(9)与动模模具(12)的外壁贴合设置,有效对动模模具(12)进行预热或者冷却;型腔(11)采用相同手段嵌入定模模芯(2)内;当产品浇注成型后,将动模模具(12)和型腔(11)分别从动模模芯(4)和定模模芯(2)内取出后,此时变形加热冷却层(9)由于失去外部施力,其恢复原状,为与下一模具进行再次匹配;
当需要预热模具时,向冷却管(9-2)内注入预热过的热空气,与此同时,启动与导热丝(9-1)相连接的供电源,加热导热丝(9-1),导热丝(9-1)以及冷却管(9-2)内的预热空气同时对模具进行预热;
当需要冷却时,向冷却管(9-2)内注入冷却液或者冷却水,与此同时,关闭与导热丝(9-1)相连接的供电源,冷却管(9-2)内的冷却介质带走热量,对成型中的产品进行冷却定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97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