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路基板、堆叠式半导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9568.9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7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强;王家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钰桥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8 | 分类号: | H01L23/498;H01L21/4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穴 路由电路 树脂化合物 半导体元件 垂直连接 电性连接 线路基板 延伸穿过 传导层 介电层 堆叠式半导体组件 接合 穿孔的 接合线 穿孔 连通 环绕 覆盖 制作 | ||
本发明的线路基板包含有一凹穴及环绕该凹穴的多个垂直连接通道。所述垂直连接通道与树脂化合物接合,并电性连接至凹穴下方的路由电路或传导层。凹穴底部被路由电路的介电层或树脂化合物覆盖,且形成有穿孔延伸穿过路由电路的介电层或树脂化合物,以连通凹穴。据此,可将半导体元件面朝下地设置于凹穴内,并通过延伸穿过穿孔的接合线,将半导体元件电性连接至路由电路或传导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线路基板、其半导体组件及制法,尤指一种设有穿孔对准凹穴的线路基板、使用该线路基板的堆叠式半导体组件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多媒体装置的市场趋势倾向于更迅速且更薄型化的设计需求。其中一种方法是以堆叠方式,将多个元件组装于线路基板上,俾使电性效能可获得改善并更趋于小型化。美国专利案号7,894,203即是基于此目的而揭露一种具有凹穴的线路基板。此基板是通过黏着剂将两个分开的部件相互接合而成,并通过导电材料(如焊料或导电凸块)于两部件间形成电性连接。由于该基板为堆叠式结构,故两部件间热膨胀系数不匹配或弯翘问题将导致错位或焊料裂损,因而造成此类堆叠结构于实际应用时有可靠度不佳的缺点。或者,如美国专利案号7,989,950所述,可于基板上接置焊球,以形成垂直连接通道,且可通过封埋工艺来密封垂直连接通道,以形成凹穴。然而,于封埋工艺中可能发生焊料变形及裂损现象,或者热循环后于密封材与基板间出现剥离现象,因而导致元件突然失效及无法连接到I/O等问题。
为了上述理由及以下所述的其他理由,目前亟需发展一种具有一体成型电连接件的线路基板,其中电连接件可作为线路基板的垂直连接通道,以用于三维堆叠的半导体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堆叠式半导体组件的线路基板。该线路基板具有环绕凹穴的多个垂直连接通道、设于凹穴底部下方的路由电路或传导层、及对准凹穴的穿孔。据此,可将半导体元件设于凹穴内,并通过接合线,将半导体元件电性连接至垂直连接通道。此面朝下的设置方式可使接合线延伸穿过穿孔,而不导致最终组件的厚度增加太多。此外,该线路基板更可选择性地于邻接凹穴底面处形成一金属垫,以作为内建的 接地/电源面,据此可大幅改善半导体组件的电特性及热特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基板的制作方法,其凹穴可通过刻蚀预定位置处的牺牲金属块而形成。由于树脂化合物会机械性地支撑并完全环绕牺牲金属块,故一旦移除金属的一选定部位,便可形成具有预定尺寸及深度且被树脂化合物环绕的凹穴,进而可设置元件于凹穴中,因而不会使最后的组件太厚。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基板的制作方法,其具有对准凹穴的穿孔,且凹穴底部下方设有路由电路或传导层。据此,半导体元件,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可面朝下地设置于凹穴内,并通过延伸穿过穿孔的接合线,打线至路由电路/传导层。
依据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线路基板,其包括:多个垂直连接通道,其侧向环绕一预定区域,其中每一所述垂直连接通道具有一顶端及一底端;一树脂化合物,其填入所述垂直连接通道间的空间,并侧向延伸进入该预定区域,以侧向环绕位于该预定区域处的一凹穴;一路由电路,其包括交替轮流形成的至少一介电层及至少一线路层,其中该介电层覆盖该树脂化合物的一底面、该凹穴的一底部及所述垂直连接通道的底端,且该线路层通过该介电层中的金属化盲孔,电性连接至所述垂直连接通道的所述底端;以及一穿孔,其对准该凹穴,并延伸贯穿该路由电路的该介电层。
于另一形式中,本发明提供另一种线路基板,其包括:多个垂直连接通道,其侧向环绕一预定区域,其中每一所述垂直连接通道具有一顶端及一底端;一树脂化合物,其填入所述垂直连接通道间的空间,并侧向延伸进入该预定区域,以侧向环绕位于该预定区域处的一凹穴,并覆盖该凹穴的一底部;一传导层,其侧向延伸于该树脂化合物的一底面上,并电性连接至所述垂直连接通道;以及一穿孔,其对准该凹穴,并延伸贯穿该树脂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钰桥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钰桥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95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封装件以及包括其的半导体器件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