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度铜酞菁的清洁化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9391.2 | 申请日: | 2019-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4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海康益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47/06 | 分类号: | C09B47/06;C07D48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5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酞菁 高纯度铜 粗品 酞菁 清洁化生产 苯酐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 硫酸铵 色泽稳定性 废液回收 加热搅拌 节能减排 氯化亚铜 完全溶解 有效处理 真空烘干 着色效果 析出 混合液 烷基苯 稀硫酸 助溶剂 钼酸铵 醇洗 滴加 浆料 晶型 滤饼 缩合 尿素 精制 过滤 溶解 尾气 蒸发 废水 合成 浓缩 中和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了高纯度铜酞菁的清洁化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合成:将烷基苯投入缩合罐中,升温后,继续投入苯酐,待苯酐溶解后投入尿素、氯化亚铜和钼酸铵,反应制得铜酞菁粗品;(2)精制:将铜酞菁粗品制成铜酞菁浆料,并加入稀硫酸和助溶剂组成的混合液N中,加热搅拌至铜酞菁粗品完全溶解,再滴加水,直至铜酞菁晶体不再析出,再经过滤,滤饼经醇洗、水洗、过滤,真空烘干得高纯度铜酞菁产品;(3)废液回收: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滤液经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中和、浓缩蒸发、离心等步骤制得品硫酸铵。本发明所制铜酞菁纯度高,晶型单一,着色效果好,色泽稳定性优异,同时有效处理了生产中的尾气及废水,具有节能减排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染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酞菁的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纯度铜酞菁的清洁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铜酞菁,分子式:C32H16CuN8,为大环化合物,含有四氮杂卟吩的特殊结构。1907年,铜酞菁由德国化学家A.Braun和J.Tchemiac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铜酞菁具有鲜明的蓝色,有较高的着色力,能耐酸碱,耐溶剂,又有良好的耐光和耐候性,是具有各项优异性能的一类颜料,因此在有机颜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铜酞菁是以共价键的方式结合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它能在400-500℃真空中,或惰性气体中升华而不发生变化,即使长期与矿物酸接触也不会脱去金属。铜酞菁一般不溶于水,微溶于有机溶剂,但能溶于浓硫酸,氯磺酸,磷酸中形成酸式盐。它可以被强氧化剂如硝酸,高锰酸钾水溶液所破坏,形成邻苯二甲酰亚胺。
苯酐-尿素法是工业上常用的铜酞菁制备方法,在常压下,采用搪玻璃材质反应器,将溶剂、苯酐、尿素、亚铜、催化剂投入其中混合均匀,升温、加压,压力控制在0.35~0.4Mpa,温度为140~185℃,反应结束后降温降压放料得铜酞菁。所制铜酞菁纯度不高,且产物为混合晶型,着色效果不佳,色泽稳定性欠佳。因此,开发一种高纯度、单一晶型的铜酞菁清洁化生产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纯度铜酞菁的清洁化生产方法,所生产的铜酞菁纯度高,且晶型单一,着色效果好,色泽稳定性优异,同时有效处理了生产中的尾气及废水,具有节能减排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纯度铜酞菁的清洁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合成:将烷基苯投入缩合罐中,升温至125~135℃,继续投入苯酐,于125~135℃下保温搅拌至苯酐完全溶解,再投入尿素、氯化亚铜和催化剂钼酸铵,投料完毕后,密封升压至0.4 ~0.5Mpa,于185~195℃下继续反应6~8小时后,降压至常压,降温至常温,放料干燥后得铜酞菁粗品;缩合反应中产生的尾气依次采用25wt%稀硫酸和水喷淋吸收,所得两次吸收液合并经沉降分层,得下层清液M待用;苯酐完全溶解后,再投入其他原料,使得反应更完全,产品收率更高。
铜酞菁在合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氨气和二氧化碳等尾气,制备过程中将尾气采用25wt%稀硫酸和水喷淋吸收,能有效降低尾气中有害物质含量,制得含硫酸铵和少量氨水的吸收液,即下层清液M。
(2) 精制:将步骤(1)所得铜酞菁粗品制成铜酞菁浆料,并加入稀硫酸和助溶剂组成的混合液N中,加热至90~95℃,保温搅拌3~5小时后,铜酞菁粗品完全溶解,再滴加水,直至铜酞菁晶体不再析出,再经过滤,得滤液A待处理,滤饼经醇洗、水洗、过滤,真空60~70℃烘干得高纯度铜酞菁产品;
步骤(2)中所述的助溶剂为葵基葡萄糖苷或辛基葡萄糖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海康益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滨海康益医药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93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