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透湿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029274.6 申请日: 2019-01-12
公开(公告)号: CN109825250A 公开(公告)日: 2019-05-31
发明(设计)人: 姜向军;何俊欣;陈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 姜向军
主分类号: C09J197/02 分类号: C09J197/02;C09J175/04;C09J177/00;C09J11/08;B32B37/12;B32B37/10
代理公司: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代理人: 於林峰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防水透湿膜 制备 胶状 纤维 吸湿 聚四氟乙烯 微孔薄膜 吸湿性能 增韧剂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 高分子防水材料 吸湿性 浸渍 湿气 低表面能 广阔应用 韧性材料 四氢呋喃 纤维内层 中腔结构 纵向分布 常温下 可吸收 凝固浴 热熔胶 桑树皮 透湿膜 条纹 链段 内层 透湿 微孔 防水 皮肤 引入 吸收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透湿膜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防水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制备的防水透湿膜包括胶状纤维液、吸湿增韧剂、热熔胶以及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其中胶状纤维液中桑树皮纤维内层沿纵向分布着较深的条纹,且有中腔结构,具有较多的微孔,通过在浸渍吸收吸湿的凝固浴提升胶状纤维液的吸湿性能,通过在聚叠氮缩水甘油醚中引入四氢呋喃链段制备得到吸湿增韧剂,它与胶状纤维液协同作用提高透湿膜在常温下的韧性和吸湿性能,提高整个防水透湿膜的透湿性能和韧性,本发明所制备的防水透湿膜通过低表面能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对外界防水,内层为吸湿性韧性材料可吸收贴皮肤内部的湿气,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透湿膜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防水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防水透湿膜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防水材料。它以聚氨基甲酸酯(TPU)为主要材料,导入亲水基。薄膜表面无微孔,故可以防风拒水。因为薄膜有亲水基,通过吸湿传导,从而具有透湿的功能。防水透湿膜的用途:赛车服、机车装、高尔夫装、防水服、登山鞋、浴帘、桌布、雨衣、婴儿围嘴、航海服、钓鱼裤、雪褛、风衣、防寒夹克、滑雪服、滑雪手套、登山服、打猎服、冲浪服、马衣、冲锋衣、战斗服、灯饰配件、手机防水配件等。

防水透湿膜的工作原理:薄膜通过吸湿传导透湿。防水透湿膜的生产现状:防水透湿膜的技术最早是从欧美国家开始引进的。大约2003年左右,国内也有厂家开始生产,但还有一定的差距。

防水透湿是户外服装的基本功能,目前服装防水透湿主要是通过在织物表面贴合一层防水透湿膜的方式来实现。从使用的材料来分,常用的防水透湿膜主要有PTFE膜、E-PTFE膜、PU膜和TPU膜等,但是这些防水透湿膜都存在如下问题: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 的不可再生的石化资源;不可自然降解或者在环境中自然降解比较慢;由于材料和面 料本身材质不同,在回收过程中需要经过分拣、剥离、清洗等,不利于废旧衣物的回收和利 用。

虽然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些环保可降解膜,但是其厚度较厚,不具有防水功能,强力和弹性等方面也达不到户外纺织材料的要求;有些只是使用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代替原来常用的油性高分子聚合物,虽然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一定的进步,但膜本身在生物降解方面还是不够,而且其材料和面料本身材质不同,在回收过程中还是需要经过分拣、剥离、清洗等复杂繁琐的工艺,同时也会降低再生聚合物的粘度和结晶度,严重影响再生聚合物的品质和质量。

人们在户外环境中难免遭遇暴雨、严寒等恶劣天气,传统服装易被雨雪浸湿且存在汗液难以及时排出的缺陷,会产生粘湿、寒冷等不适感甚至引起冻伤等伤害,因此穿着兼具防水和透湿排汗功能的服装已成为抵御恶劣天气的重要途径之一。防水透湿微孔膜作为防水透湿功能服装的核心材料,要求其具有较小的孔径,以保证较好的防水性和较高的空隙率,以保证较高的透湿。静电纺纤维膜以其纤维直径小、孔径小、孔隙率高等结构优势,在高性能防水透湿微孔膜加工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公开的静电纺纤维基防水透湿微孔膜的技术有很多,都是将聚合物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其制备的纤维膜中孔径和孔隙率依然较低并且难以控 制,导致防水透湿性能均较低(耐水压<40kPa,透湿通量<9000g/m2/d),从而限制了静电纺纤维基防水透湿膜的应用性能。

因此,发明一种吸湿性透气性好、韧性好的防水透湿膜对高分子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防水透湿膜吸湿性透气性差,透湿膜所用支撑载体多为含氟防水树脂,韧性较差,应用于防寒夹克、滑雪服、登山服、冲锋衣等衣物时,穿着不舒适,也不利于折叠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防水透湿膜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向军,未经姜向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92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