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多杀菌素产量的发酵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028325.3 申请日: 2019-01-11
公开(公告)号: CN109628529B 公开(公告)日: 2020-01-17
发明(设计)人: 马光辉;钟迎东;叶朋;宫颖章;王奇 申请(专利权)人: 内蒙古拜克生物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P19/62 分类号: C12P19/62;C12R1/645
代理公司: 11470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宋秀兰
地址: 010206 内蒙古自*** 国省代码: 内蒙;1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杀菌素 发酵 接种 活化菌种 扩大培养 菌种 增殖 发酵培养液 增殖培养液 种子培养液 发酵过程 发酵培养 发酵周期 活化培养 技术支持 菌种活化 产业化 发酵液 中泡沫 孢菌 生产成本 细胞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多杀菌素产量的发酵方法,包括:S1、菌种活化:将刺糖多孢菌接种于种子培养液中进行活化培养,得到活化菌种;S2、扩大培养:将步骤S1得到的活化菌种,接种到增殖培养液中,进行扩大培养,得到增殖菌种;S3、发酵产生多杀菌素:将步骤S2得到的增殖菌种,接种到发酵培养液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到含多杀菌素的发酵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增加了细胞的活性,缩短了发酵周期,有效的提高了多杀菌素产量,同时避免了发酵过程中泡沫的产生,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我国多杀菌素的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高多杀菌素产量的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多杀菌素(Spinosad),又名刺糖菌素,是由放线菌属中的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ora spinosa)经过有氧发酵产生的胞内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种新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主要活性成份为spinosyn A(约占85%-90%)和spinosyn D(约占10%-15%)。

多杀菌素是天然生成的抗生素,对鳞翅目及双翅目等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多杀菌素对昆虫存在快速触杀和摄食毒性,通过刺激昆虫神经系统,导致非功能性的肌肉收缩、衰竭,并伴随颤抖和麻痹。与一般杀虫剂相比,多杀菌素兼具生物农药的安全性和化学合成农药的快速性效果,具有低毒、低残留、对昆虫天敌安全、自然分解快等诸多优点。在日益重视环保和安全的今天,多杀菌素作为生物农药,以其无公害、安全、绿色环保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开发研究的热点。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需求量很大,实现多杀菌素的产业化,以低毒的生物农药取代目前大量使用的毒性较高的化学农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市售的多杀菌素,主要由美国陶氏益农公司(Dow Agrosciences Company)生产的、分别用于蔬菜和棉花的虫害防治的菜喜(2.5%多杀菌素悬浮剂)和催杀(48%多杀菌素悬浮剂),国内多杀菌素的研究还处于实验阶段。

CN103667404A公开了一种两阶段溶氧控制提高多杀菌素产量的方法,通过控制多孢菌菌体生长和多杀菌素合成两个阶段的不同溶氧需求,提高多杀菌素产量,使得多杀菌素产量在发酵196小时达到160.9mg/L。

CN107523598A公开了一种提高多杀菌素产量的发酵方法,通过向发酵液中补充复合有机氮源,提高多杀菌素的产量,使得多杀霉素产量在发酵216小时达到5.66g/L。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对多杀菌素发酵工艺的研究大多为控制不同阶段的溶解氧、优化发酵培养基,虽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传统的调整发酵培养基的氮源和碳源对多杀菌素产量的影响较小,没有实质性突破,同时存在,发酵周期长,发酵过程中容易产生泡沫等问题,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因此,亟需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多杀菌素发酵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多杀菌素产量的发酵方法,提高了细胞的活性,实现了多杀菌素的高效生产,同时缩短了发酵周期,有效避免了发酵过程中泡沫的产生,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我国多杀菌素的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多杀菌素产量的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菌种活化:

将刺糖多孢菌接种于种子培养液中进行活化培养,得到活化菌种;

S2、扩大培养:

将步骤S1得到的活化菌种,接种到增殖培养液中,进行扩大培养,得到增殖菌种;

所述的增殖培养液包括:玉米淀粉30-45g/L、大豆粉20-30g/L、海藻粉10-15g/L、硫酸镁0.1-0.3g/L和钼酸铵0.3-1.0g/L;120-130℃灭活30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拜克生物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拜克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83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