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煤灰堆场的生态恢复方法及其生态粉煤灰堆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8311.1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4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谢天宇;谢宁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天宇 |
主分类号: | A01G20/00 | 分类号: | A01G20/00;A01B79/02;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盟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9 | 代理人: | 孙丽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煤灰 堆场 改良 生态恢复 植被层 边坡 覆土 土层 非金属材料 结构加固 扬尘问题 有效解决 种植植物 编织圈 有机土 保水 顶面 固土 覆盖 种植 生态 | ||
本发明提出的粉煤灰堆场的生态恢复方法,包括步骤:(1)对粉煤灰堆的边坡进行加固,加固的方式为结构加固或非金属材料编织圈加固;(2)在加固好的粉煤灰堆边坡上覆盖改良有机土,形成改良有机土层;(3)在改良有机土层上种植以固土保水,形成围绕粉煤灰堆的四周植被层;(4)对粉煤灰堆顶面的原覆土进行改良,在改良覆土上种植植物,形成顶面植被层,该方法有效解决了粉煤灰堆场的扬尘问题,并且实现了粉煤灰堆场的生态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煤灰堆场的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粉煤灰堆场的生态恢复方法及其生态粉煤灰堆场。
背景技术
电力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保障,而我国电力仍以火电为主,占总电力的75%以上,火力发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我国电力工业的主流。火力发电的燃煤占我国煤产量的50%,全国每年粉煤灰的排放量超过1亿吨,这些粉煤灰大都堆放在各种灰堆场。
经过对国内数家电厂的考察,目前,电厂基本都是采用平地堆高的方式对粉煤灰进行堆放,再采用覆土覆盖。在粉煤灰堆放和运输过程中混杂了部分脱硫石膏和少量的炉渣等杂质,粉煤灰的覆盖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煤矿开采弃土,二是堆场表面的清理土,这些覆盖土用于粉煤灰堆成型后的最终覆盖。
据了解,为了防止粉煤灰在倾倒过程中的扬尘,目前采用的是分层覆盖脱硫石膏的方式;为了防止粉煤灰在运输过程中的扬尘,目前大多采用的是封闭或覆盖式运输车进行运输,并对粉煤灰堆场周边部分运输道路进行洒水防尘。
上述现有的粉煤灰堆场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利用脱硫石膏进行分层防尘存在弊端,一方面,脱硫石膏本身存在扬尘的现象,其并不能解决粉煤灰扬尘的问题,反而阻碍了今后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因为脱硫石膏与粉煤灰混堆会大大改变粉煤灰的性状,不利于粉煤灰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另一方面,脱硫石膏极易造成粉煤灰中的有害金属污染扩散,进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对堆场周边的地下水和土壤构成潜在的污染风险。
其二,目前的粉煤灰堆放方式,由于边坡处理过于简单薄弱,容易造成内部粉煤灰污染外泄及滑坡风险。
其三,最终覆盖土的有机成分较少,基本属于生土范畴,所以粉煤灰堆形成后,很难在其表面形成植被保护,不利于粉煤灰堆的稳固和持久,且无植被保护的覆盖土在风吹日晒的外部环境下会成为新的扬尘污染源;
其四,洒水抑尘只是权宜之计,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不能彻底解决扬尘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粉煤灰堆场的生态恢复方法及其生态粉煤灰堆场,其能有效地解决扬尘问题和控制粉煤灰堆场的污染,实现生态化恢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粉煤灰堆场的生态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粉煤灰堆的边坡进行加固,加固的方式为结构加固或非金属材料编织圈加固;
(2)在加固好的粉煤灰堆边坡上覆盖改良有机土,形成改良有机土层;
(3)在改良有机土层上种植以固土保水,形成围绕粉煤灰堆的四周植被层;
(4)对粉煤灰堆顶面的原覆土进行改良,在改良覆土上种植植物,形成顶面植被层。
进一步地,对已稳定多年的粉煤灰堆场,先实施上述步骤(4),再实施步骤(1)至(3)。
进一步地,结构加固包括若干加固构件,加固构件为轻质高强带内筋预制件,预制件是通过在无害化粉煤灰中加入生石灰粉,以及纤维和/或废旧塑料丝带混合后成型。
进一步地,在粉煤灰堆的边坡台阶高度小于3m且边坡坡度角小于60°的情况下,采用非金属材料编织圈对粉煤灰堆的边坡进行加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天宇,未经谢天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83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