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通行的井下防水闸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7752.X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6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冠男;巴家泓;周育;刘召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2 | 分类号: | E21F17/12;E05F15/53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孔金满 |
地址: | 1166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通行 井下 防水 闸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便通行的井下防水闸门装置,包括承力墙、防水闸门和基坑,所述的防水闸门包括门框、门枢和门扇,其特征在于在承力墙上固接有门扇液压油缸,门扇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门扇铰接,在基坑内设有剪叉式液压升降机构,剪叉式液压升降机构包括底盘、可伸缩的剪叉式臂架和升降平台,在底盘上剪叉式臂架升降液压缸,升降平台通过可伸缩的剪叉式臂架与底盘连接,在升降平台的上部设有升降桥面,门扇液压油缸和剪叉式臂架升降液压缸通过液压管路与设置在防水闸门硐室内的液压站相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方便人员、车辆和设备通行,避免发生事故;就地或远程控制闸门的快速关闭,操作方便,自动运行;适用各种不同闸门类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井下防水闸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通行的井下防水闸门装置。
背景技术
当地下开采矿山井下突发涌水时,快速关闭巷道承力墙内的防水闸门是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生命安全、保护排水泵房、中央变电所和竖井等设施不受损失的关键。目前,矿山井下常用的防水闸门有平开、对开和上翻式三种类型。为了保证防水闸门的防水效果,防水闸门关闭时,要求门扇必须保证与门框紧密贴合,且防水闸门下门框的上表面一般要比门扇的下边沿高约100mm~150mm;另外,为了确保门扇的顺畅启闭,避免受到杂物影响,同时便于防水闸门安装,要求防水闸门来水侧的地坪一般要比门扇的下边沿低约100mm~150mm。这两种特殊要求导致如下结果:防水闸门下门框的上表面至来水侧地坪存在至少200~300mm的高差;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在门扇启闭过程中,门扇下边沿经过的区域范围内形成至少约200mm~300mm深的大坑。需要重点指出的是:防水闸门同时也是人员和设备过往的通道,这个位于交通要道的200 mm~300mm深的大坑严重影响铲运机、装药车、人车等无轨车辆、设备和人员的通行,极易发生无轨设备托底、侧翻,人员摔伤等风险,存在安全隐患。为了便于人员和普通设备安全通行,现场通常在防水闸门门框处辅设坡度较缓的砂堆,或者设置垫木及钢板;此外,当防水闸门处通行有轨车辆及设备时,还需设置自移式卡轨等长大沉重部件;这就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当井下突发涌水时,需要人工将这些物品部件移除至门扇关闭所经过的区域以外,费时费力,容易导致防水闸门不能及时关闭,造成人员伤害,甚至威胁排水泵房、中央变电所、防水闸门硐室和竖井等井下关键设施的安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防水闸门的快速关闭,方便通行的井下防水闸门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方便通行的井下防水闸门装置,包括承力墙、防水闸门和位于防水闸门外侧下部地面的基坑,所述的防水闸门包括门框、门枢和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闸门设置在承力墙中间,在所述的承力墙上固接有用于开闭门扇的门扇液压油缸,门扇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门扇铰接,在所述的基坑内设有剪叉式液压升降机构,所述的剪叉式液压升降机构包括底盘、可伸缩的剪叉式臂架和升降平台,在底盘上设有用于驱动剪叉式臂架升降的剪叉式臂架升降液压缸,所述升降平台通过可伸缩的剪叉式臂架与底盘连接,在升降平台的上部设有升降桥面,所述门扇液压油缸和剪叉式臂架升降液压缸通过预埋在承力墙内的液压管路与设置在防水闸门硐室内的液压站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可伸缩的剪叉式臂架为设置在底盘与升降平台之间的至少一套两连杆可伸缩的剪叉式臂架,每套两连杆可伸缩的剪叉式臂架由通过回转轴相互铰接两连杆剪叉臂和剪叉式臂架升降液压缸组成,在底盘右侧上端和升降平台右侧下端分别设的连杆转动固定座Ⅰ,两连杆剪叉臂的右侧两端为两个固定连接端,左侧两端为两个活动端,两个固定连接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底盘和升降平台的两个连杆转动固定座Ⅰ相铰接,在两连杆的两个活动端上分别设有滚轮,且两个滚轮分别与底盘上表面和升降平台的下表面滚动连接,所述的剪叉式臂架升降液压缸为单升降液压缸,单升降液压缸的伸缩杆与回转轴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77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抗冲击型密闭墙及其构建法
- 下一篇:一种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安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