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综合保障电源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6410.6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7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钟健;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航宇华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4/00 | 分类号: | H02J4/00;H02J9/04;H02J9/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周雅卿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保障 电源 供电系统 | ||
1.一种综合保障电源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综合电源设备,所述综合电源设备包括多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所述多个输入端口分别包括三相市电输入端口、单相市电输入端口、三相柴油发电输入端口、三相取力发电输入端口和直流电池输入端口;所述多个输出端口包括高压直流输出端口、直流不间断输出端口、单相交流不间断输出端口、三相交流旁路输出端口和单相交流旁路输出端口;
所述综合电源设备包括以下五种供电模式:三相市电供电模式、单相市电供电模式、三相柴油发电模式、三相取力发电模式和直流电池供电模式;
所述的五种供电模式的优先顺序为:三相市电供电模式或单相市电供电模式优先于三相柴油发电模式,三相柴油发电模式优先于三相取力发电模式,三相取力发电模式优先于直流电池供电模式;
直流电池组既可以供电给综合电源设备供电,综合电源设备也可以给直流电池组充电;
直流不间断电源是采用在线双变换模式,交流输入优先;输入为直流330V和交流220V,输出直流25.5V,该直流不间断电源还有远程监控功能,可以通过MODBUS RTU检测电源的工作情况并通过控制总线控制电源工作及支路输出;
交流不间断电源采用在线双变换模式,交流输入优先,并具有自动旁路切换功能;本交流不间断电源有两路输入直流330V和交流220V,输出为交流220V,该交流不间断电源还有远程监控功能,可以通过MODBUS RTU检测该交流不间断电源的工作情况并通过控制总线控制电源工作及支路输出;还可以通过485总线远程控制底盘充电支路的输出情况;
高压电源采用两种输入时均可以工作,当有三相交流380V输入时,通过三相转换输出直流DC330V,当系统检测无三相输入,切换到单相交流220V输入时,电源可正常工作输出直流330V;当三相单相均没有时,高压电源可根据综合控制器的供电模式切到旁路输出,通过取直流电池组输出为直流330V,该高压电源还有远程监控功能,可以通过MODBUS RTU检测高压电源的工作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保障电源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电系统还设有双电源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保障电源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模式为:三相柴油发电模式下,柴油发电机供电给其他支路,同时启用三相取力发电模式单独供电给临时启用的大功率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保障电源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模式的工作流程为:柴油机供电模式下,当电源供电系统的检测模块检测到柴油发电机的实时输出功率达到90%及以上,则系统提示开启控制3,工作人员手动开启三相取力发电模式,然后启动双电源模式,切换为双电源模式;若柴油发电机的实时输出功率小于90%,则开启控制4,再开启其他支路,然后再次对当前输出功率进行检测是否达到90%,重复上述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保障电源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三相市电供电模式为:电源供电系统的检测模块检测到三相市电输入端口有输入,打开任意想打开负载支路,检测模块同时检测实时输出功率是否达到90%及以上,当实时输出功率达到90%及以上,系统提示关闭暂时不用的支路,工作人员手动关闭某一支路,系统确认已关闭某一支路,检测模块重新检测当前输出功率是否达到90%;当实时输出功率小于90%时,继续打开其他支路开关,系统确认其他支路已打开,检测模块再次对当前输出功率进行检测是否达到90%,重复上述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保障电源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三相柴油发电模式为:电源供电系统的检测模块检测到三相柴油发电输入端口有输入,打开任意想打开的负载支路,检测模块同时检测当前系统的实时输出功率是否达到90%及以上,当实时输出功率达到90%及以上,系统提示关闭暂时不用的支路,工作人员手动关闭某一支路,系统确认已关闭某一支路,检测模块重新检测当前输出功率是否达到90%;当实时输出功率小于90%时,继续打开其他支路开关,系统确认其他支路已打开,检测模块再次对当前输出功率进行检测是否达到90%,重复上述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航宇华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航宇华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64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