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旱河谷工程体开挖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26089.1 | 申请日: | 2019-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5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苏正安;周涛;杨鸿琨;张信宝;王晓艺;何周窈;张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边坡 干旱河谷 开挖 植被恢复 植物物种 微地貌 预处理 土壤孔隙度 植物成活率 地表覆盖 其他植物 生长状况 土壤表面 植被群落 砾石 蒸发量 翻土 构建 增补 搭配 改造 地表 物种 土壤 降水 保证 | ||
1.一种干旱河谷工程体开挖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预处理的所述工程体开挖边坡进行微地貌改造,并在经过所述微地貌改造的区域内选育相适应的植物物种,根据不同区域的植物物种的生长状况,搭配和增补相应的其他植物物种,构建适宜于干旱河谷工程体开挖边坡的植被群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旱河谷工程体开挖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包括:在所述工程体开挖边坡上设置格框、挡墙以及截排水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旱河谷工程体开挖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地貌改造为:在所述工程体开挖边坡的坡体上进行翻土,且在所述翻土的同时在土壤表面加入一定比例的砾石进行地表覆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旱河谷工程体开挖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在所述土壤中的占比为10-30%,优选为10-20%。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干旱河谷工程体开挖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的直径小于7.5cm,优选的,所述砾石的直径为2-5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旱河谷工程体开挖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育相适应的植物物种为:在所述预处理的工程体开挖边坡上种植相适应的植物物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旱河谷工程体开挖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物种以乡土植物为主,所述植物物种包括灌木和草本,并且在种植过程中:先种植所述灌木,然后撒播草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旱河谷工程体开挖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木包括白刺花、黄蔷薇、小雀花、川甘亚菊、小马鞍羊蹄甲以及刺蓬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草本包括狗尾草、芨芨草、角蒿、垂穗披碱草、波斯菊以及滇紫草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旱河谷工程体开挖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搭配和增补相应的其他植物物种为:在植被覆盖度低的部位有机搭配和种植灌木和草本;在植被盖度高的区域,进行灌木和草本的补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旱河谷工程体开挖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抚育管理,所述的抚育管理为:对刚刚种植的植被进行人工灌溉,并采用封禁管理,严防人畜践踏,禁牧禁伐,第二年对死亡植株进行补植,注意病虫害防治,管护2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60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粉垄耕作下防风蚀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