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途三自由度力反馈末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6014.3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6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辉;陈锐;符俊岭;李静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自由度 反馈 末端 装置 | ||
一种多用途三自由度力反馈末端装置,包括连接盖、十字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数字陀螺仪、拓展配件,十字连接件具有两对安装端,两对安装端所在方向互相垂直,连接盖与十字连接件的一对安装端铰接,第一连接件上端与十字连接件的另一对安装端铰接,第一连接件下端和第二连接件上端转动式连接,数字陀螺仪安装于第二连接件内,拓展配件和第二连接件下端可拆卸式连接。本发明具有简单、高效、适用场景多、能在多个应用场景和其他设备配合使用等优点。本发明属于虚拟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虚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三自由度力反馈末端装置。
背景技术
力反馈是指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操作设备、计算机对操作者指令做出响应,再通过力反馈设备作用于操作者的过程。作为虚拟现实系统中操作者和虚拟环境的交互接口,力反馈设备将操作者的行为(包括位置、加速度和角度等)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把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然后将虚拟环境生成的力感反馈给操作者,使操作者获得真实的力感知,实现临场感。反馈设备末端负责获取操作者姿态,是力反馈设备的一个重要结构。目前,市面上的力反馈设备末端大多数是固定的结构,一般为圆柱型手持长杆,能够获取三个方向的角度信息;由于他们的末端结构固定,无法再和其他的交互设备连接,只能应用于固定的场景,无法开发更多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场景广泛的多用途三自由度力反馈末端装置。
一种多用途三自由度力反馈末端装置,包括连接盖、十字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数字陀螺仪、拓展配件,十字连接件具有两对安装端,两对安装端所在方向互相垂直,连接盖与十字连接件的一对安装端铰接,第一连接件上端与十字连接件的另一对安装端铰接,第一连接件下端和第二连接件上端转动式连接,数字陀螺仪安装于第二连接件内,拓展配件和第二连接件下端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的,十字连接件呈十字架形,十字连接件包括中心部、杆部,两对杆部分别对称设于中心部的两个互相垂直方向上;十字连接件的一对杆部通过轴承和连接盖上的轴承孔连接,十字连接件的另一对杆部通过轴承和第一连接件上端的轴承孔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下端的轴承孔通过轴承和第二连接件上端的凸起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包括底板和侧板,底板两端分别和两侧板下端连接,侧板对称设于底板两端;侧板上端开设有对称的轴承孔,底板下端开设有轴承孔。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件上端设有凸起,第二连接件中部开设有凹槽以安装数字陀螺仪,第二连接件下端设有拓展安装部,拓展安装部呈圆筒状。
进一步的,连接盖包括左连接盖、右连接盖,左连接盖和右连接盖固定连接,右连接盖下端设有一对对称的延伸板,延伸板上开设有一对对称的轴承孔。
进一步的,所述拓展部件为力反馈数据手套、手术钳、扳手、注射器、方向盘、数据手套、微型电钻、手术刀、签字笔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数字陀螺仪与外部电脑采用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无线连接方式为WIFI连接、蓝牙连接或Zigbee连接的一种,通过虚拟串口和外部电脑进行通讯。
进一步的,有线连接为先将数字陀螺仪与MCU电连接,再将MCU与外部电脑通过串口通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十字连接件的配合连接,使得本装置能够做绕Z轴方向的转动、能够绕Y轴方向转动,再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转动式连接,使得本装置能够绕X轴方向转动,由于具有三个自由度,运动范围大,因此本装置能在多个应用场景和其他设备配合使用;并且,可更换的拓展配件,使得本发明具有更多地用途,具有简单、高效、多用途的特点;本发明中采用数字陀螺仪,相对于采用三个霍尔角度传感器的装置,使用时无需每次校准,因此简化了使用流程,且数字陀螺仪芯片体积小,减小了装置体积;本发明结构紧凑、质量轻,操作产生的惯性力小,有利于增大设备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60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