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残余应力铝合金材料的铸锭制备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4662.5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2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曹晓国;曹旷;曹洪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力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C1/02;C22C1/06;C22F1/047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蒯建伟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材料 残余应力 制备工艺 铸锭 铸造 板材生产 在线处理 铸锭截面 大晶粒 熔炼 均热 偏析 合金 精炼 遗传 宏观 | ||
一种超低残余应力铝合金材料(5052合金)的铸锭制备工艺方法,包括下述步骤:熔炼、精炼静置、在线处理、铸造,通过本工艺方法提高了铝合金材料的强度,铝合金材料的内部应力值降低,低速铸造,还可以得到大晶粒组织,铸锭截面梯度的组织更加均匀。通过高温均热,消除宏观应力的同时,消除晶内偏析,化学成分更均匀。为后续板材生产,消除了遗传内应力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铸锭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低残余应力铝合金材料的铸锭制备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在工业中的应用逐年增加,但成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出高质量的铝合金材料成为当务之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铝合金型材不断向着大型化、整体化、组织性能的均匀化与优质化方向发展。因此制备高性能铝合金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传统工艺缺点:铸锭组织成分复杂,第二相分布不均匀,铸锭内晶粒大小不一,导致铸锭内部宏观应力偏大。晶内的偏析导致晶内微观应力的存在,给后续加工产品遗传产生加大影响。
铝合金材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铸造时存在铸造的宏观应力以及晶内和晶间偏析产生的内应力,铸锭时的内部应力交错分布,铝合金材料中的内应力比较大,生产出来的铝合金板材由于原始基因的遗传,导致铝合金板材产品在机械加工时变形量很大,无法满足在半导体设备、医疗机械设备、电子仪器等高端设备上应用。应力还会引起铝合金材料的应力腐蚀开裂、疲劳性能等。
因此,本领域亟需发明新的处理工艺,以期降低残余应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超低残余应力铝合金材料(5052合金)的铸锭制备工艺方法,控制铝合金材料在铸造过程中产生的内部的应力,以满足高端装备生产时对铝合金板材的铸锭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超低残余应力铝合金材料的铸锭制备工艺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熔炼:装炉完成点火后,待炉料部分熔化时,均匀加入覆盖剂,待炉料刚刚全部熔化,即均匀加入打渣剂,在铝合金试样精炼前,进行充分搅拌后,取样进行成分分析(使用DF-100E直读光谱仪),同时控制熔炼温度范围。
(2)精炼静置:所得熔炼试样采用N2+Cl2法进行精炼。
(3)在线处理:所得精炼静置试样中添加细化晶粒,在线过滤采用过滤板过滤。
(4)铸造工艺:所得在线处理试样进行铸造,铸造工艺中需要控制铸造速度,铸锭进行高温均热后,得到成品。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覆盖剂均匀加入1箱(约40kg),打渣剂均匀加入1箱(约40kg),试样熔炼温度的范围是710℃~740℃。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精炼时间约20分钟,压力0.6~1.0MPa,精炼温度710℃~740℃,试样静置时间20分钟。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试样的在线除气采用SDF双转子除气,转子转速300~400rpm,添加的细化晶粒为Al-5Ti-B,采用30ppi+60ppi的双级泡沫陶瓷过滤板过滤。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4)中试样为半连续铸造,冷却水压150-200Pa,降低铸造速度后的数值为35-42mm/min,铸锭厚度为510mm,铸锭高温均热的温度560~590℃(一般5052合金均热温度为5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力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力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46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