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钢板组合连续梁的系统加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3139.0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5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芳;谢小山;王为林;杜玲霞;袁媛;闫玉萍;陈彦恒;随灿;孙洪硕;卢再光;刘阳;孙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刘一晓 |
地址: | 45146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钢板 组合 连续 系统 加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钢板组合连续梁的系统加固方法,包括在组合梁弯矩零点附近搭设临时支架;其次,对组合梁进行第一次顶升,拆除中墩盖梁上的支座系统,并凿除中墩墩顶负弯矩区桥面板的破损混凝土;然后,进行第二次顶升,吊装预制槽形梁将其安装在中墩盖梁上,并将预制槽形梁上翼缘与工字梁下翼缘焊接相连;同时,在中墩盖梁上植入纵向筋和竖向筋,在工字梁的钢腹板内侧焊接栓钉;最后浇筑混凝土,拆除临时支架,完成施工。本发明一方面能大幅度提高钢板组合连续梁的承载力和抗扭转畸变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有效解决钢板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桥面板开裂难题,达到对既有钢板组合连续梁系统加固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混组合梁桥的加固施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钢板组合连续梁的系统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钢板组合梁因自重轻、跨越能力大、经济性好等一系列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现代桥梁结构中。随着经济的发展,车流量和车辆载重不断增加,部分既有钢板组合连续梁桥功能不断退化,其承载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需要对现有桥梁进行提载加固;另一方面,由于钢板连续梁组合梁的墩顶负弯矩区桥面板不可避免地处于受拉状态,极易引起混凝土开裂,造成桥面板内钢筋锈蚀和桥面破损,降低了桥梁的适用性和耐久性。因此,对干线公路上不满足承载力的钢板组合连续梁进行加固,对负弯矩桥面板进行维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钢板组合连续梁的系统加固方法,目的在于解决既有钢板组合梁承载力不足和负弯矩区桥面板开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钢板组合连续梁的系统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组合梁弯矩零点附近搭设临时支架,并在临时支架上安装千斤顶;
第二步,用千斤顶对组合梁进行第一次顶升,拆除中墩盖梁上的支座系统,并凿除中墩墩顶负弯矩区桥面板的破损混凝土;
第三步,用千斤顶对组合梁进行第二次顶升,吊装预制槽形梁将其安装在中墩盖梁上,并将预制槽形梁上翼缘与工字梁下翼缘焊接相连;同时,在中墩盖梁上植入纵向筋和竖向筋,在工字梁的钢腹板内侧焊接栓钉;
第四步,浇筑中墩墩顶混凝土,再浇筑预制槽形梁底板混凝土,最后浇筑负弯矩区桥面板混凝土;
第五步,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卸载千斤顶,拆除临时支架,完成施工。
所述负弯矩区桥面板的破损混凝土凿除长度不超过桥梁跨径的0.3倍。
所述预制槽形梁的纵向长度为桥梁跨径的0.3-0.5倍,高度为桥梁跨径的0.009-0.011倍。
所述预制槽形梁底板混凝土的厚度为30-55cm。
预制槽形梁的两侧立板上焊接有纵向加强肋。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钢板组合连续梁的系统加固方法,通过将原连续梁体系转换为墩梁固结体系,同时将墩顶开口断面形成闭口断面,并形成双重组合结构,一方面能大幅度提高钢板组合连续梁的承载力和抗扭转畸变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有效解决钢板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桥面板开裂难题,达到对既有钢板组合连续梁系统加固目的。其具体优点如下:
1)本发明方法通过将原连续梁体系转换为墩梁固结体系,能大幅度降低桥梁跨中区域弯矩值,也即提高了组合梁的承载能力;
2)本发明方法通过增大墩顶墩顶的主梁高度,能有效增加墩顶截面的抗弯惯性矩,大幅度提高既有钢板梁的承载能力;
3)在墩顶负弯矩位置,预制槽形梁与原钢板梁形成闭合的箱形断面,墩顶截面的抗扭惯性矩大幅度增加,能有效减小桥梁的扭转畸变效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31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架桥机及桥梁架设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上稀索体系斜拉桥上部结构拆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