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熔滴耐磨防静电阻燃尼龙混纺迷彩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2871.6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0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冯新星;张华;梁高勇;王修行;李茂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3D15/513 | 分类号: | D03D15/513;D03D15/573;D03D15/533;D06L4/13;D06P1/16;D06P1/38;D06P1/39;D06P1/48;D06P1/649;D06P3/8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王春霞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熔滴 耐磨 静电 阻燃 尼龙 混纺 迷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熔滴耐磨防静电阻燃尼龙混纺迷彩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芳纶纤维、阻燃粘胶纤维和抗静电纤维混合后依次经梳理、并条和粗纱得到粗纱;将所述粗纱,以非阻燃尼龙长丝为芯,将阻燃尼龙长丝在外层进行缠绕,纺出细纱,再经络筒,即得到混纺包缠包芯纱线;
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芳纶纤维18~20%、阻燃尼龙长丝15~20%、非阻燃尼龙长丝8~10%、抗静电纤维2~3%、阻燃粘胶纤维47~57%;
所述芳纶纤维为芳纶1414或芳纶1313与芳纶1414的混合纤维;
所述混合纤维中,所述芳纶1414的质量含量不低于60%;
所述阻燃尼龙长丝为阻燃尼龙66长丝或阻燃尼龙6长丝;
所述阻燃尼龙长丝的强度为3.5~5cN/dtex;
所述阻燃尼龙长丝中磷含量为4000~6000ppm;
所述非阻燃尼龙长丝为非阻燃尼龙66长丝或非阻燃尼龙6长丝;
所述非阻燃尼龙长丝的强度为7~8cN/dtex;
(2)所述混纺包缠包芯纱线经织造得到坯布,所述坯布依次经煮炼、氧漂、丝光和迷彩印花处理,得到印花布;所述印花布经蒸化处理即得到所述迷彩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梳理的条件如下:
出条速度为550~650m/min,出条重量5~7g/m;
所述并条包括依次进行的一次并条、二次并条和三次并条;
所述并条的条件如下:
出条速度为200~250m/min,出条重量为5~7g/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粗纱的条件如下:
整理区牵伸倍数控制为1.15~1.2,后牵伸倍数控制为1.2-1.3,主区牵伸倍数控制为6~7,总牵伸倍数为8~9,纺制捻度为60~70t/m的粗纱;
步骤(1)中,所述细纱的条件如下:
整理区牵伸倍数控制为1.2~1.3,后牵伸倍数控制为1.5~1.6,主区牵伸倍数控制为10~12,总牵伸倍数为20~25,纺制捻度为80~90t/m的细纱,纺出的细纱纱支为26/2~32/2S。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煮炼的条件如下:
煮炼浴为工业碱、精炼剂和金属络合剂的水溶液,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工业碱2~3g/L;精炼剂2~3g/L;金属络合剂1~2g/L;
所述坯布与所述煮炼浴的质量比为1:5~9;
体系在70~100℃的条件下煮80~100min,然后在110℃~115℃的蒸汽条件下汽蒸30~60min;
所述氧漂的条件如下:
氧漂浴为双氧水、氢氧化钠、精炼剂和氧漂稳定剂的水溶液,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双氧水4~6g/L;氢氧化钠0.5~1g/L;精炼剂0.6~1g/L;氧漂稳定剂1~1.5g/L;
氧漂布与所述氧漂浴的质量比为1:15~20,所述氧漂布指的是经所述煮炼的布;
体系在70~90℃的条件下漂洗30~45min,然后在105~110℃的蒸汽条件下汽蒸60~90min;
所述丝光的条件如下:
丝光浴为工业碱和保险粉的水溶液,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工业碱130~170g/L;保险粉55~60g/L;
丝光布与所述丝光浴的质量比为1:15~20,所述丝光布指的是经所述氧漂后的布;
体系在130~150℃的条件下丝光30~45min,然后在105~110℃的蒸汽条件下汽蒸60~90min,最后在170~190℃的条件下进行热定型处理,得到热定型布;
所述迷彩印花的条件如下:
印花料为分散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海藻酸钠和尿素的水溶液,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分散染料30~40g/L;酸性染料60~80g/L;活性染料70~80g/L;海藻酸钠300~400g/L;尿素5~15g/L;
所述蒸化的条件如下:
在165~170℃的条件下以35~45m/min的速度进行蒸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287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