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锡槽装置及浮法玻璃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0128.7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3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赵仁民;欧斌;袁伟;刘红刚;龚锋杰;王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南玻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8/18 | 分类号: | C03B18/18;C03B18/16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石佩 |
地址: | 511600 广东省清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玻璃 生产线 | ||
1.一种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锡槽,包括用于盛装锡液的槽体及位于所述槽体上方的槽盖;以及
主加热机构,设于所述槽盖上,以为漂浮于所述锡液上的玻璃带加热,所述主加热机构包括多个加热单元,所述多个加热单元平行间隔排布,每一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若干个主加热件,在所述加热单元的延伸方向上,若干个所述主加热件间隔排布;在第二方向上,所述多个加热单元被划分为若干个第一加热单元及若干个第二加热单元,若干个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平行间隔排布,若干个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平行间隔排布,且若干个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与若干个所述第二加热单元交错排布,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结构不同,以避免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关于空白区的中心线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玻璃带的移动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带的移动方向上,所述主加热机构包括中部及两个边部,所述两个边部分别位于所述中部的相对的两侧,每一所述边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加热单元,所述边部的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玻璃带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中部的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玻璃带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部的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玻璃带之间的间距为400-450毫米,所述中部的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玻璃带之间的间距为350-42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加热单元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加热件的长度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加热单元包括一个第一加热件以及两个第二加热件,在所述加热单元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加热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加热件的长度,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的所述第一加热件与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两个所述第二加热件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带移动的方向上,所述槽体包括依次连通的入口部、前过渡部、主体部、后过渡部及出口部,所述主体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入口部的宽度及所述出口部的宽度,在所述玻璃带移动的方向上,所述前过渡部的宽度逐渐增大,且所述前过渡部的前端的宽度与所述入口部的宽度相同,所述前过渡部的后端的宽度与所述主体部的宽度相同,所述后过渡部的宽度逐渐减小,且所述后过渡部的前端的宽度与所述主体部的宽度相同,所述后过渡部的后端的宽度与所述出口部的宽度相同;
所述主加热机构设于所述主体部;
所述锡槽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槽盖上的第一辅加热机构及第二辅加热机构,所述第一辅加热机构包括多个第一辅加热件,所述多个第一辅加热件设于所述前过渡部,所述第二辅加热机构包括多个第二辅加热件,所述多个第二辅加热件分别设有所述入口部及所述前过渡部的两侧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锡槽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槽盖上的第三辅加热机构,所述第三辅加热机构设于所述主体部,且位于所述主加热机构远离所述第一辅加热件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锡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锡槽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槽盖上的第四辅加热机构,所述第四辅加热机构设于所述出口部。
10.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锡槽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南玻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远南玻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01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